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

ID:33278271

大小:19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3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_第1页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_第2页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_第3页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_第4页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卫生杀虫剂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王心如张正东王守林肖杭周建伟徐锡坤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应用毒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三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南京,210029)1我国卫生杀虫剂发展现状1.1卫生杀虫剂原药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控制中心和农药评价计划署(WHO/TDC.PEP)于1997年2月颁布的“媒介昆虫和公共卫生害虫化学防治方法”中,列出了60种可用作卫生杀虫剂的农药有效成分,其中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化合物仍是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成分。我国已批准登记过的和被推荐过的卫生杀虫剂有效成分有68种,其中拟除虫菊酯类24种,其次是有机磷类17种,氨基甲酸酯类为11种,与WHO推荐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由于种

2、种原因,目前国内开发出的可用于生产卫生杀虫剂的原药品种还远不及国外,相比而言,国外在杀虫剂原料药生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不论在品种上,还是在数是上均远超过国内,尤其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因此国内常用的原药中不少仍依赖进口。1997年5月8日我国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中明确了卫生杀虫剂归属于农药范畴,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截止到1999年5月,已有387家企业(其中国外75家)的695个产品(其中国外147个)在中国登记,其中正式登记(包括变更登记)的有108个(国内产品31个,国外产品77个),其它为临时登记(表1、表2、图1)。表1我国农药(卫生杀虫剂)登记的生产厂(1998)

3、省份生产厂家卫生杀虫剂生产厂家省份生产厂家卫生杀虫剂生产厂家江苏20231江西412山东16022福建3613浙江14290黑龙江35河北13121吉林22河南1286重庆18广东10246贵州102四川653甘肃10湖南574云南9上海5329海南8辽宁531内蒙古8安徽514宁夏4山西506香港4天津4912新疆3北京4918青海2广西494台湾21湖北485陕西445合计16451.2国内卫生杀虫剂的特点、剂型分布国内卫生杀虫剂常由一个或几个有效成分配制而成,有效成分含量低;剂型种类较多,毒性低;室内使用的卫生杀虫剂占据主要市场,其中剂型以气雾剂、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

4、和饵剂为主(表2、图2、3)。表2中国向WHO病媒生物学及病媒控制专家委员会提供的材料剂型单位农药使用量(百万)1996199719981999气雾剂瓶135~140180~175180~175150~155盘式蚊香盒(60袋/盒,10盘/袋)12.5~12.812.8~13.313.3~14.214.2~15电热蚊香片袋(30片/袋)51.6~555~56.758.3~6050~51.6液体蚊香瓶3~3.52.5~2.87~7.56~6.3在正式登记的产品中有254个为气雾剂,99个为蚊香,在外环境中使用的不到50个,除以上五大制剂剂型外,还有喷射剂、膏剂、浆剂、涂剂、笔剂、防蛀

5、剂、驱蚊剂、滴加剂、蚊香药剂、烟剂、饵剂和微胶囊剂等。1.3目前市售卫生杀虫剂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卫生杀虫剂的使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尚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卫生杀虫剂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3.1产品标识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现为缺乏产品有效成分及含量、警示标志等。1.3.2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存在有效成分被替代现象,结果导致杀虫效果不稳定,毒性和刺激性增加。1.3.3配方和剂型仍以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配制的空间喷射剂(包括气雾剂和液体喷射剂)和熏蒸剂(包括蚊香、电热蚊香、液体蚊香、烟熏剂)为主,其它新型品种和剂型研制及开发较少。1.3.4卫生

6、杀虫药械技术较为落后,不能很好地发挥杀虫效果。1.3.5气雾剂的气压常常不足,气味不佳,铁罐存在漏气、漏液现象;煤油脱臭技术不符合标准,调香技术差,常常有香浓刺鼻感。2昆虫的抗药性2.1发展现状1957年WHO将昆虫抗药性定义为具有耐受杀死大部分正常种群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群体内发展起来的现象。昆虫抗药性从本质上来说是生物调动本身固有的生理生化功能和代谢机制来消除外来物质对生物体可能发生的伤害作用。自1908年Melander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蚧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以来,昆虫抗药性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过在有机合成杀虫剂问世以前,抗性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50年代以后,由于有机

7、杀虫剂迅速大范围的使用,昆虫抗药性问题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并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从1980年开始应用溴氰菊酯防治家蝇,到1985年部分地区抗药性已高达20000倍以上,几乎每年递增一个数量级。昆虫抗药性带来新药开发难度加大,耗费的时间和财力物力增加,明显赶不上抗药性的发展。当前国外开发一个新药需要合成2万~3万个化合物,耗时10年,耗资8千万到1亿美元,如果不采取延缓措施,很多超高效杀虫剂势必退出市场,而不可能及时得到替换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0年,已有5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