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68900
大小:4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23
《2018市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市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XXx是XXX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市,也是中央苏区的中心。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至2015年底全市还有49个贫困村、56345人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占10.09%,贫困面仍然较大。为了啃下这一难啃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17年提前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片区县市摘帽,最近,本人带领财政、审计、林业、交通、扶贫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拔英乡邱坑村、丁陂乡山潭村、瑞林镇大坪村、上芫村、冈面乡陈坑村、万田乡麻地村、茶亭
2、村等7个较边远落后的“十三五”贫困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7个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5户2031人。其中,拔英乡邱坑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114人,因病致贫占83.3%,因残致贫占12.3%;丁陂乡山潭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309人,因病致贫占24.9%,因残致贫占16.2%,缺资金致贫占22.3%;瑞林镇大坪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517人,因病致贫占47.8%,因残致贫占10.8%,缺资金致贫占18.2%;瑞林镇上芫村有建档立卡
3、贫困户77户256人,因病致贫占60.5%,缺资金致贫占29.3%;冈面乡陈坑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292人,因病致贫占68.8%,缺资金致贫占15.8%;万田乡茶亭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333人,因病致贫占15%,缺技术致贫占16.5%,缺资金致贫占52.6%;万田乡麻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10人,因病致贫占35.7%,因残致贫占10.5%,缺资金致贫占34.8%。二、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所调查的7个村没有一个村有像样的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几乎空白,集体收入仅有一些土地、林地、矿山的
4、租金或公益林补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收入,村里不管大事小事都只能向上“等、靠、要”。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债务不少,入不敷出,少则二、三万元,多则几十万元,正常运转难以维计。(二)基础设施落后。村组道路没有实现通达。目前7个贫困村还有19个村小组不通道路,410多户2000余人未解决入户道路问题,出行极为不便。水利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7个贫困村有29个村小组20000多米没有修通水渠,导致16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没有保障,一遇洪涝干旱,农作物就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如2016年“5.18”特大洪水灾害给上芫村带来严重损
5、失,123亩农田被冲毁,153亩农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农村电力保障还有盲点。农村电网用电安全和质量问题突出。7个贫困村中有11个村小组未进行农网升级改造,一到用电高峰,稍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就无法正常使用。如拔英乡邱坑村境内电力线路老化、电压不稳,社下、契头、半岭3个小组电压低,猪婆岽小组则尚未通电,急需加快电网改造。通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7个贫困村中有2个村目前无电信基站,通信讯号弱,无4G通信网络、无宽带网络,急需加快信息扶贫步伐,生存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差。7个贫困村还有30多户居住危旧土坯房中
6、。医疗卫生设施落后。村民看病只能去附近村子或去乡镇卫生院,山路较远,村民看病困难。(三)自我发展能力差。大部分贫困户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加上缺乏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自我“造血”脱贫致富能力不强。一是文化水平偏低,据统计,7个村贫困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比例占65%,初中文化程度占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7%,劳动力素质不高。二是进取意识不强。村民思想较为保守,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为落后,存在“等、靠、要”思想,思变、图新、寻求突破的新风尚还没有全面形成。三是缺少致富带头人。7个村中,能够带头创业致富
7、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不多,绝大部分在守业受穷,受穷守业中徘徊不前。由于缺乏致富技能,经济发展意识薄弱,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他们一方面自己致富无门,不能带头致富;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大。7个贫困村重大疾病和残疾人口多,有重特大疾病和残疾的占总贫困户人口的28%。由于重特大疾病和残疾人需要医治,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村民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支付高额医药费,有的甚至债台高筑,使部分贫困家庭生活更是雪
8、上加霜。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实在不能再抗,不能在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些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如瑞林镇上芫村老屋家小组的吴远路,8年前在山上采摘油茶时从山上摔伤导致瘫痪,卧床多年,失去劳动能力,主要收入来源靠妻子在外打工。家中育有二女一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