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65815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3
《##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调研报告一.智能装备的定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从“十二五”规划就开始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之一,其中智能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智能制造装备,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从现代工业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就是生产全周期从自动化升级成智能化,即扩展到“工厂+信息系统”替代人的控制、“生产线+传感器”替代人的监督、“精密加工装备+算法”替代人的技艺等,进而出现“智能工厂”、“无人工厂”。二.智
2、能装备制造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1.德国工业4.0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的地位。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
3、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而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是“中国制造2025”的既定方略。2.中国制造2025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2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20%以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中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尤其是最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重振制造业
4、的国家战略和计划,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因此,“中国制造2025”适时地提出未来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无疑是给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规划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
5、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2015年3月18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2015年启动超过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7年扩大范围,在全国推广有效的经验和模式。2015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
6、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领域。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这是中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三、经开区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建议1.大力引进和培育机器人(智能装备)龙头骨干企业同全国其他发达百强县域经济体一样,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历史原因,虽经过多年持久的努力发展,同经济和科技实力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市仍存在高新科技工业基础薄弱,传统产业结构偏重,研发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技术层次尚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市目前难
7、于产生土生土长的具有国内一流竞争力的龙头骨干机器人企业。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在国内有竞争力,具备一定规模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经开区应加大机器人产业招商力度,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和创新团队落户经开区,弯道赶超,抢占行业制高点,以强力推动机器人装备产业发展。2.支持地方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技术合作推广和应用机器人,培育应用市场环境。支持有条件的“机器换人”应用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专用装备和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并逐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带动行业装备技术水平升级。对一些项目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非标准或
8、无合适现有装备可采购的企业,鼓励其委托外单位研发、制造和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对外技术合作强化“机器换人”技术支撑。如此,逐步增加机器人(智能装备)在生产活动中的使用,培育应用环境,以实际市场需求和社会化的应用理念来积极推动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3.整合好现有研发机构和创新基地,积极培育一批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