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

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

ID:33263817

大小:5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3

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_第1页
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_第2页
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中学语文论文语文课程建设之浅见彭素清由课堂转向课程,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也是课改步入深水区的标志。其实我校在课改之初就比较关注课程建设,先后进行过特色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活动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整合的尝试。我们的课程建设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由小范围的特色选修课的开设,发展到较大范围的对国家必修课程的整合,逐渐触及高中课程结构的内核。语文学科在这些早期的思考与探索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新一轮课改即将来临,“核心素养”即将成为中学教育的关键词。我校的课程建设必须提前思考,占领高地。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只要牢牢盯住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学资源的梳

2、理,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就可以灵活大胆地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我认为,不管说法怎么变,语文学科培养的是“能说会写”的人。说,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语文好的人应该表达能力强。当然,会表达的人也应该会阅读。因为表达是输出能力,阅读是输入能力,一个人输出能力强,本身就要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输入为前提。所以,“能说会写”是语文素养高的关键性要素,认准了这一目标,不管具体课程形态怎么变,我们的语文课程建设就不会走偏。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提出对本校语文课程建设的想法,涉及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层次。第一,对于国家课程,我们在达成国家课标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

3、下,完全可以不拘一格,大胆整合。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对语文教材进行取舍和打乱重组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完全可以打破以前单篇课文单独教学的单调模式,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首先实现教学单元的整合。然后,还可以突破单元的结构,将不同单元中相同类型的课文整合在一起教学。更进一步,我们可以突破教材内选文的限制,将课文之外的文本引入课堂,将师生的生活实践引入课堂,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无缝连接。当然,在这些整合过程中,应该有一以贯穿的主线。本校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写作为线,以写带读,将其它方面的语文素养融入其中,对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不再延续千篇一律的课文讲授模式,如何细分

4、课程目标并教学目标有序化,需要发挥全校语文教师的所有智慧。在这里,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必修课的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完全可以开发出别具一格的语文”小课程”来。比如,擅长古诗词的可开发诗词类小课程,可以每天带着学生欣赏一首诗歌,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诗歌写作活动。只要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种“不务正业”的教学设计都值得鼓励。第二,对于校本课程,我们则要利用语文学科外延广,与其它学科联系多的优势,积极开设校本选修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其一,传统国学类课程。如《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文化经典的选读,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欣赏课程,如现当代政治家引

5、用过的国学名句,国学走向世界等课程。其二,西方文学文化类课程。如讲解古希腊罗马神话,介绍西方宗教的相关知识,学习西方的历代文学名著,中西文化的对比阅读等,可以开设很多课程。其三,与影视表演和播音结合的课程。完全可以开设戏剧欣赏与表演,微电影剧本创作与拍摄,将文学写作与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还能利用我校校园广播站做平台,专门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技能,开设选修课,为大学和社会输送此类人才。其四,与调查和社会实践结合的课程。比如调查开县方言,纠正学生的地方口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些课程本身就是语言学的正常延伸。还可以进行开县民俗风情调研,让学生了解县域文化,也是极有意义的课程。以上思考,

6、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方面入手,既遵循了教育规律,符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高中学校语文学科的发展必须要与学校的整体课程规划和建设保持一致。作者单位:重庆开县实验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