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

ID:33260264

大小:16.96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19-02-23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_第1页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_第2页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_第3页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_第4页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姓名:张清明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农药学指导教师:朱鲁生20120605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氟磺胺草醚是一种二苯醚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大豆、花生等作物田用来防除阔叶性杂草。该除草剂是长残留除草剂,使用不当或长期大量重复使用可以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并且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利用室内培养实验,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价了氟磺胺草醚对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同时还研究了氟磺胺草

2、醚对土壤中生物标志物蚯蚓的氧化胁迫和DNA损伤,为合理评价氟磺胺草醚的环境生态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HPLC法测定了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在受试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38.9d。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不同浓度氟磺胺草醚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40d内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浓度为10、100和500pg/kg时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表现出明显的刺激作用,对真菌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培养60d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回到对照水平,整体来说实验浓度下的氟磺胺草醚对土壤微生物毒性较小。2

3、.本文测定了低剂量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磷酸酶、脲酶、脱氢酶和B.葡糖苷酶的影响。结果发现氟磺胺草醚对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B.葡糖苷酶在染毒前30d有刺激作用,对土壤脲酶呈现出先抑制再刺激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的作用,而土壤脱氢酶在60d的实验周期内均呈现出刺激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脲酶和脱氢酶对低剂量氟磺胺草醚较为敏感,可以作为评价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指标之一。3.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技术研究了低剂量(§00}l眺g)氟磺胺草醚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整个试验周期(60d)氟磺胺草醚对土壤中细菌

4、生长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Emticicia、Luteibacter、Bacillus和Pontibacter菌属代表的细菌生长刺激作用较强,且在某个实验阶段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低剂量(<500pg/kg)氟磺胺草醚不会对土壤中细菌有毒性作用,但从相似度指数上可以看到随土壤染毒浓度的提高相似度指数与对照相比相似性逐渐变小,这说明氟磺胺草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氟磺胺草醚对真菌群落结构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氟磺胺草醚处理20d以内,10pg/kg的氟磺胺草醚对土壤中真菌生长有刺激作用,而100和500.g/kg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真菌有轻

5、微除草剂氟磺胺草醚对士壤酶、微生物与蚯蚓的生态毒理研究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轻微的毒性效应,当培养30d以后,各浓度氟磺胺草醚和对照相比均对土壤中Trichosporon,Ascobolus和一些未培养的真菌生长起到刺激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4.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低剂量($500眺)氟磺胺草醚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氟磺胺草醚施用后10d对土壤细菌影响较大,对土壤中不同细菌种群既有刺激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但是从整体上刺激作用大于抑制作用;10d后对土壤细菌抑制作用基本消失,但在培养30天以内对土壤细菌的刺激作用仍然较为明显,该研究结果与平板

6、计数和PCRoDGGE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细菌种群多样性方面,氟磺胺草醚培养30d以内可以使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但是可以使某些细菌种群的优势度增加,30d以后氟磺胺草醚对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基本消失。在整个实验周期内TRFl38菌群相对含量和对照相比均较高,这可能说明TRFl38片段代表的细菌种群能够充分利用低剂量氟磺胺草醚作为能源,为筛选氟磺胺草醚降解菌株奠定了基础。5.利用OECD人工土壤研究了低剂量($5001.tg/kg)氟磺胺草醚对蚯蚓的氧化胁迫和DNA损伤,发现蚯蚓在氟磺胺草醚暴露前14d,体内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ROS水平变化

7、较为明显,除第14d在100和500眺氟磺胺草醚影响下蚯蚓体内SOD活性下降外,其余时间SOD、CAT和POD活性以及ROS水平均比对照水平高;低剂量氟磺胺草醚不能引起蚯蚓体内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彗星实验表明低剂量氟磺胺草醚施用前期(14d)可以引起蚯蚓体腔细胞的DNA损伤,但是DNA损伤程度多为轻微损伤和中度损伤。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在蚯蚓机体自我防御功能的保护下,氟磺胺草醚对蚯蚓的生态毒性逐渐消失。关键词:氟磺胺草醚;土壤酶;土壤微生物;蚯蚓;DGGE;T.RFLP;抗氧化酶;DNA损伤2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EcologicalToxico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