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ID:33256334

大小:60.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3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经济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文/黄玺【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融合,苏南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和少数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面对新的问题,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又好又快,那么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提质增效。本文就新苏南经济模式下如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关键词新苏南经济模式;经济转型升级【作者简介

2、】黄玺,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发展。以开放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志,新苏南模式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模式,其演变发展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新苏南模式形成的动因在上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就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其主要特征是凭借乡镇政府来主导乡镇企业发展,利用集体资本兴办企业,让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走共同富裕道路,以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方

3、式,构成了苏南模式特定的内涵,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进入21世纪,苏南5市(含江苏省南京、镇江两市)抢抓历史发展机遇,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需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市制宜,从人的观念上、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上,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互动并进的道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苏南各市合理空间布局,将苏南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去发展,形成新苏南模式特有的多元结构,如以国资、民资、外资经济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以产业集聚、园区经济为

4、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以市场管经济、政府管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结构等,充分展现了新苏南模式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创新。二、新苏南模式发展的现状传统的苏南经济从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起步,新苏南经济则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而新苏南模式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苏南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三位一体”,仅以2012年为例,苏南5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81.6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的61.8%。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时期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即将发展到5万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这些规模企业铸就了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配套齐全、关联性强、产业集中度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仅以2012年为例,江苏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383万家,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仅苏南5市就有24600家,占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6.7%。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苏南5市在产业集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

6、育、人才集聚、服务载体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显著成效,促进苏南地区经济走上了产业集聚之路,其中园区经济已成为新苏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之一,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大受益方。自2010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认证工作以来,江苏共有507家企业获得高新企业认证,总数量居全国第一,在507家国家级高新企业中,苏南5市占近八成。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苏南地区依托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建成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2400多个;国家级企业技术

7、中心67家,苏南地区有47家,占全省比重70.1%;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50家,苏南地区有515家,占全省比重54%。五是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昆山市作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之首,自2008年以来,致力于打造十大主导产业,以模具、太阳能和风电、有机发光、机器人、小核酸为特色的五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五大产业特色鲜明、高附加值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被经济界人士称之为“五虎将产业”。三、新苏南模式存在的不足随着新苏南模式在市场资源整合与配置作用上的发挥日趋完善,新苏南的经济发展将会比全国更早地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

8、压力,由此,推动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新苏南模式存在以下不足。1.经济总量虽大,但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2012年南京市三次产业比重为2.6∶44∶53.4;无锡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8∶53∶45.2;常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3.2∶52.9∶43.9;苏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6∶54.1∶44.3;镇江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4∶54∶41.6。以上结构分析得出苏南5市在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比重不高,而二产比重相对高于三产,尤其是钢铁、电解铝产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