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50681
大小:54.0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2
《绿洲之队三下乡支教励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b銀鴿綠洲之隊課件學科:勵志年級:初中班、四年級學校:聯豐小學授課教師:羅懷贊勵志學習內容分析:勵志,顧名思義就是“奮志,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漢班固《白虎通·諫諍》:“勵志忘生,為君不避喪生。”《舊唐書·李渤傳》:“渤恥其家汙,堅苦不仕,勵志於文學,隱於嵩山,以讀書業文為事。”陳春生《戊申熊成基安慶起義記》:“﹝成基﹞遂渡江至安慶,入年徽武備練軍學堂,勵志學習,屏絕嗜好。”勵勸勉:勵志(勉勵意志)。勵行。獎勵。勉勵。勵精圖治。古同“厲”、“礪”,磨煉,振奮。 志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 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 志學。記,記在心裡:
2、志喜。志哀。永志不忘。記號:標誌。 記載的文字:雜誌。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學習者分析:所學者為四年級及初中班的學生,四年級的學生年級尚輕,但心地純潔,對於前途及未來沒有想過,也不會去想。而初中班的學子思想上有大進步,已經懂事,但由於不諳世事,對於社會還處於陌生階段,此時的他們從心裡去引導他們是有極大的利處的。到考慮到接受能力,四年級和初中班教學內容及方法會有些許差異。教學目標:1、通過“勵志”課的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是誰,自己來自哪裡,要到那裡去。2、更重要的是從現階段知道作為農村的孩子,其實我們有很多優異性,我們不必城裡
3、或者外面的孩子差。3、讓他們知道學習不是唯一出路,但學習確實一條最好的出路。教學設計思路:板書—解讀—故事—領會(體味)第一課時勵志一、教學內容:何為“勵志”,“勵志”有什麽作用?!明志!二、教學流程bb1、提問:有什麽理想?以後想做什麽?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實現?你會怎麼做?2、提問: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到那裡去?3、將勵志故事4、討論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
4、何及!——三國諸葛亮《誡子書》第二課時人生三境界一、教學內容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戀花【宋】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人間詞話》雲
5、: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二、教學流程1、講解人生三境界2、討論三境界3、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解4、課後回想第三課時曾國藩勵志bb一、教學內容曾國藩勵志格言 曾國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標,其道德、詞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觀者。曾國藩有很多大智慧,值得我們持續學習、反復
6、思考、認真實踐,可以作為終生的老師。(一)讀書篇(多讀書可以開智慧)1、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財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2、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3、無恒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5、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6、爾不必求記,卻宜求個明白。7、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里?8、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
7、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歎也。9、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10、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曾國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標,其道德、詞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觀者。(二)、治學篇(治學需要堅強的心、博學多才)1、曾國藩曰“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2、為學之首要在立堅卓之志。(今有幾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