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

ID:33239050

大小:2.7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_第1页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_第2页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_第3页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_第4页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那些年 我们这样过春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那些年,我们这样过春节来源:南风窗  (图片来源:吉安晚报)我庆幸自己是个80后,曾经过过真正的春节。那时我们有一整套流程,每年都要用心走一遍。这套流程全国各地各有特色甚至大相径庭,但重视与诚敬之心,是一致的。它代代相传,于是具备了历史的应然性,但又并不给人们一种不舒服的约束感,所以这套流程总体上让人感觉温暖而快乐。这就是习俗。我怀念它的同时,也承认习俗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今日经济基础已经改变,很难勉强习俗原样停留。当时的经济基础,概括起来大概是两点,一是短缺,二是农业社会微弱的人口流动性。有记载的农业社会在中国历史上至

2、少绵延2000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短缺的,这种状况,在80后这一代成长起来后戛然而止,中国步入了历史上中国人最陌生的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真正”的春节也随之变得陌生,一去不返。不能说过去就是好的,但至少有一点,过去我们在心灵上是更加宁静的。“祖宗回来了”在过去,农业是一种经验主义知识体系,耕作的好坏基于人对“天”的认识水平,而认识水平主要依靠天人相处的时间,这便决定了我们要“敬天法祖”,所以人会“越老越值钱”,祖宗总比我们高明。所以,标志着“过年”正式开始的,是年三十上午早餐前要完成一件大事—祭祖。家家户户养着至少一头猪,到过年前杀了,就有了一个

3、猪头,加上新杀的鸡鸭,一瓶米酒,还有几块腐竹和几扎粉丝,在民间来说,就是祭祖的“太牢”了。一家之主是祭祖的领头者,原来是我爷爷,后来我爸爸和叔叔分家之后,成了两家,他们兄弟就要各自当头,具“太牢”两份,摆在一处开阔的高地。先用黄纸点火,引燃香烛,插好之后,家长倒酒,举杯对着西方祝告,同时邀请列祖列宗回家享受丰盛的祭仪。祭祖是在强调一种核心的伦理秩序,人们相信无论后人还是先人,都在同一个信念时空里共存着,各司其职。列祖列宗享受后人孝敬,也要履行他们在肉体消亡之后仍然继续的义务:每一位家长都会在祝告时要求他们看好孩子们,让他们“好好读书”。我是生长于粤北

4、韶关的一个县的客家人。客家人来自中原,一般都居住在丘陵地带,因为作为外来者不可能占到更好的地方。丘陵贫瘠,天宇狭小,土地有限,农业条件差,更遑论商旅往来,所以人们不求致富,唯一的希望就是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走向广阔天地,“光耀门楣”。所以客家人重视教育,而且他们从来都坚信教育是公平的。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而且考上的是中国顶尖学府,这在乡村舆论当中很了不起,但这个成绩跟我本身的智商关系不大,而是列祖列宗保佑之功,即便个人努力也是他们驱使的结果。之后我的堂妹、弟弟都上了很好的大学,我们返乡见到乡亲,都说是因为我们祭祖心诚,祖宗福荫后代了。本文要讲到的习俗

5、当中,唯有祭祖目前仍一以贯之,大家丝毫不敢大意。整个村子已成空村,人们都在县城或外地生活,但一到三十早上,必定在太阳初升之际派遣代表赶回来了。家长祝告完毕,就放鞭炮,孩子们躲得远远的,响过之后,又都拢在一处,对着西天作揖。在元宵节以前,如果发现有蚂蚱出现在厨房,家庭主妇们一般都会很虔诚地抓起来,放到一盘最好的菜上面去。我就见我母亲这样做过,她说,这是“祖宗回来了”。春联的意义吃过早餐,就该贴春联了。春联一般是从市面上一两块钱一幅买来的,除了上下联和横批,还要在门楣上贴四五张小小的祝福语,像个小屁股帘。贴春联一点也不能马虎,因为没有胶水,当天早上在制作

6、早餐的同时就会用红薯淀粉熬成浆糊。一到过年就是我外祖父大显身手的时候,他曾是小学校长,《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都读得滚瓜烂熟,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在村子里是响当当的“文化人”。他在门前的街道上摆开案板,铺纸研墨,有时翻古书现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大多数时候则自己创作。围观者的到来让他得意,写完给人读一遍,解释一下含义,看到别人听得一愣一愣,他脸上颇为满足,顺便还要讲讲自己的英雄史。外祖父的创作,让他家的春联与别人家的显著不同。买来的春联,年年内容都是一样的:“炮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庆新年”,“春到平安宅,福临吉祥家”,“春风得意财源广

7、,平安富贵家业兴”、“展鸿图得心应手,创大业马到成功”……这些都是联中经典,但又都是“俗联”,年年岁岁,千篇一律。甚至连书法的字体也一样,用笔都是圆润、肥胖,我把它称为“春联体”或“喜庆体”。这种共同性,反映的是一种共同的社会生态和价值观,以及维护这种共同生态和价值观的韧性。“俗联”虽俗,在内容上几乎都是以“家”、“门”、“户”作为立意基础的,在其中几乎看不到任何个人主义的痕迹。事实上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基于弱流动性之下的集体共存需要。所以今天当人们把一切传统节日都搞成一种消费狂欢节,强调个人享受和盘算的时候,这种节日就会显得相当怪异。今天我的

8、乡亲们都在县城生活,各自进入了相对的陌生人社会,他们也不再贴春联,这跟共同生态已经消失有关。贴上去,嫌变旧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