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ID:33236070

大小:192.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2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_第1页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_第2页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_第3页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_第4页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新 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新)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元素构成的。A、三价;B、四价;C、五价;D、六价。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A、导通状态;B、截止状态;C、反向击穿状态;D、任意状态。5、PN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A)而成。A、多子扩散;B、少子扩散;C、少子漂移;D、多子漂移。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E=2.1V,VB=2.8V,VC=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A)。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D、反向击穿区。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

2、满足的外部条件是(C)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正电。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三价元素组成的。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少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不能移动的杂质离子带负电。2、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是由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区及发射结和集电结组成的。三极管对外引出的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3、PN结

3、正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相反,有利于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而不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PN结反向偏置时,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的方向一致,有利于少子的漂移运动而不利于多子的扩散,这种情况下的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4、PN结形成的过程中,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P向N区进行扩散,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由N向P区进行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它们的交界处建立起一个空间电荷区,其方向由N区指向P区。空间电荷区的建立,对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起削弱作用,对少子的漂移起增强作用,当这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PN结形成。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物质制造的面接触型硅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

4、应在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9三、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8分)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3V、管脚③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答:管脚③和管脚②电压相差0.7V,显然一个硅管,是基极,一个是发射极,而管脚①比管脚②和③的电位都高,所以一定是一个NPN型硅管。再根据管子在放大时的原则可判断出管脚②是发射极,管脚③是基极,管脚①是集电极。图1-293、图1-29所示电路中,已知E=5V,V,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即认为正向导通时电阻R=0,反向阻断时电阻R=∞),试画出u0的波形。u/Vωt0uiu01

5、05答:分析:根据电路可知,当ui>E时,二极管导通u0=ui,当ui

6、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电路输出端仍有缓慢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叫做零点漂移。克服零点漂移的最有效常用电路是差动放大电路。四、简答题:哪一种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零漂?(4分)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解决零漂问题。五、计算题:(共17分)9+25VRCRB1C1C2++uiu0图2-23检测题2-5-1电路图RB2RECE1、如图2-23所示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已知RC=3.3KΩ,RB1=40KΩ,RB2=10KΩ,RE=1.5KΩ,β=70。求静态工作点IBQ、ICQ和UCEQ。(8分,图中晶体管为硅管)解:静态工作点为:2、画出图2-23所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对

7、电路进行动态分析。要求解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电路的输入电阻ri及输出电阻r0。(9分)解:图2-23的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uiRB1RB2iiibu0βibrbeRC动态分析:ri=RB1//RB2//rbe=40000//10000//943≈843Ωr0=RC=3.3KΩ第3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2、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同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相应的输入方式有同相输入、反相输入和双端输入三种。3、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差模输入电压相等,称为虚短9;二是输入电流等于零,称为虚断。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