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

ID:33230395

大小:3.04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2-22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_第1页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_第2页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_第3页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_第4页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姓名:刘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水产养殖指导教师:王芳201206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捅斐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由于集约化养殖成度的提高,有机污染的加剧,及各种病害的威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寻求健康的养殖模式己不容忽视。为降低草鱼养殖过程中各营养物在系统的沉积和积累,对草鱼养殖池塘的生态学性状进行研究是必须的。C、N和P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其利用率和积累情况常被作为评价养殖水平、模式以及自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因此对淡水养殖池塘系统有机碳、氮、磷收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态位和习性互补的特点,以草鱼为主养对象,混养滤食性的鲢和杂食底栖类的凡纳滨对虾,采用陆基围隔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N和P收支及其在水体和底泥中积累情况的研究,以期找到科学的草鱼混养模式,为我国淡水池塘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有机碳的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

3、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系统水体和底泥有机碳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收入主要源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饲料投喂,所占比例分别为63.10~76.59%和22.56~36.54%;(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有机碳的支出依次为水体呼吸、底泥有机碳积累、生物和底泥呼吸、次级生产、养殖生物生产、水体积累和附着物利用,所占比例分别为32.17~44.90%、22.58~30.67%、11.45~21.54%、9.08~15.46%、4.07~9.46%、O.30~0.93%和0.74~1.03%;(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有机碳含量

4、从养殖初期的5.79±0.62mg/L上升到收获时的13.68±O.89~16.40±1.84mg,L。其中,草鱼单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草鱼混养组(草鱼和鲢混养;草鱼、鲢和对虾混养),草鱼、鲢混养组水体有机碳含量高于草鱼、鲢和对虾混养组,但差异不十分咀显;(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有机碳含量从养殖初期的2.5l±0.40%上升到收获时的3.07±O.07~3.61±0.63%。其中,草鱼单养组底泥有机碳积累量显著高于草鱼混养组(P

5、和凡纳滨对虾混养可减轻水体尤其底泥中有机碳的积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草鱼混养模式。2.草鱼不同混养系统N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实验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氮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与支出,分析不同养殖系统水体和底泥氮含量的变化。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的收入主要源于饲料投喂,占系统氮总量的87.03~90.45%。(2)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氮支出依次为生物生产、底泥积累、水体积累、围隔布吸附、氨挥发,所占比例依次为43.82—57.9

6、9%、17.49~27.56%、7.77~10.28%、1.36~3.35%和0.20—0.29%。(3)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56.5l±1.72g.49m。2上升到147.04±8.72~187.18±12.069.49m~;其中,G组水体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2、GSL3和GSL4组(尸<0.05),与GS组差异不显著(P>0.05),GS组水体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3组(尸<0.05)。(4)不同养殖模式下底泥氮含量由养殖初期的O.19±O.02%上升到O.65±0.04~o.87±0.14%。其中,底泥氮积累量G组显著高于GSL2、

7、GSL3、GSL4组(尸<0.05),GS组底泥氮积累量显著高于GSL2、GSL3和GSL4组(P0.05)。(5)不同养殖模式下氮利用率GS、GSL组显著高于G组(P<0.05),GS、GSL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草鱼、鲢、凡纳滨对虾三元混养模式可减轻水体和底泥氮的积累,提高系统氮利用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混养模式。3.草鱼不同混养系统P收支的初步研究采用陆基围隔法,研究了草鱼单养、草鱼和鲢混养以及草鱼、鲢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系统P收支。实验于2010年5月至10月进行,每月定期采样,分别测

8、定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P的收入和支出,分析不同养殖模式下系统水体和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