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扬州市邗江区三星级高中期中联考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扬州市邗江区三星级高中期中联考卷高二语文命题人:夏正兵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考试日期:2006.11.14第一卷(36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旋(xuàn)涡惩创(chuàng)矜(jīn)持B.疱(pào)疹妊娠(shēn)桀骜(ào)老妪(yù)C.飓(jù)风癸(kuí)丑倜傥(tǎng)缧(léi)绁D.汲(jí)取绯(fěi)闻筵(yán)席蓓(bèi)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A.踌躇陷井渗漉与子偕老B.屠戮喋血炫耀姗姗可爱C.跋涉濒临晤面蜗角虚名D.纯粹苍穹纹身心心相印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1)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无奈眼前)怎不悲啼.(2)怒(奋发)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1)将来(未来)的酒和食,尝着似土和泥.(2)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C.(1)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借指景色美好的地方),再休似此处栖迟.(2)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地方).D.(1)恨不倩(请)疏林挂住斜晖.(2)绝(阻挡)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4.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
3、一项是()例:奚以知其然也?A.子非三闾大夫与?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C.翱翔蓬蒿之间.D.彼且奚适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一些重点中学收的新生成绩悬殊,良莠不齐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B.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旅游胜地阳朔,风景如画,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C.前几个月《人民日报》上报道了一起耸人听闻的煤矿爆炸事故。D.最近,那位足球
4、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6.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育部门应该研究“超女现象”,从中找到改进素质教育的方法,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到位。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指示。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哪怕
5、编造得再“天衣无缝”,理论上讲,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神眼”。谎言能不能被识破,关键在于说谎行为的发生是否能被证实。经过长时期艰苦的探索,现在科学家对谎言甄别和确认的手段已经相当配套和完备了。从贴身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等生理指标,到远距离测量声音、人体气味、心理压力等生理变化指标,在科学家的“神眼”面前,谎言制造的迷雾已经难掩其身,无法躲藏了。但这些手段还有不够完美的地方。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使测谎仪发生误判。为了弥补这些细小的缺陷,科学家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美国神经生理学家劳伦斯·法韦尔发现
6、,在遇到熟悉的声音、物体或姓名大约1秒钟后,大脑特有的意识活动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他将这种意识变化产生的特殊信号命名为“门莫尔”,意思是“记忆和相关译码多层面脑电图仪回答”。也就是说,如果将与案件牵涉到的犯罪武器展示给犯罪嫌疑人,如果他确实是罪犯,这些实物信息就会引发他的回忆,这时,对他进行跟踪的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就会出现“他曾经使用过”之类的表示“曾经经历”的特殊信号。这个信号之所以那么珍贵,关键是它的出现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换言之,它只讲“真话”,不会“撒谎”。如果一个人在历史上曾经对另一个人比较熟悉,那么当他看见另一个的照片以
7、后,不管嘴上是否承认熟悉此人,也不管他以多么镇定的姿态否认“曾经熟悉”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的事实,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都会客观地显示“曾经亲历”的特殊信号。这个记忆跟踪技术的发明,可以帮助测谎者直接到说谎者的大脑中去发掘事实真相,提取说谎证据。最近,还有一些神经科医生认为,既然欺骗是一种智力表现,那么,大脑中应该有专属于它的区域——撒谎区域,就像大脑中也有专门的语言区域一样。如果能够让仪器识别这些区域,那仪器就会用图像
8、显示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断或过程,这样,谎言就完全无处藏身了。(选自《科学之谜》2005年第12期)7.以下对“记忆跟踪技术”的表述,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