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15573
大小:74.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2
《笔缘问清骗子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企业投资者的信心和切身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造假不但违反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而且直接影响我国税收。本文主要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成果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特征和常见的手段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
2、训这些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关键字:会计信息;造假;成因;对策12目录一、绪论3(一)本论文的背景3(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3(三)前人的研究缺陷及本论文的特点4二、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常见手段4(一)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4(二)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特征41、会计信息造假的主体特征52、会计信息造假的形式特征5(三)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手段5三、会计信息造假的成因分析6(一)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外在因素分析61、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62、监督机制不完善6(二)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内在因素分析71、会计信息不对称7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73、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3、7四、预防会计信息造假对策分析8(一)完善法律法规8(二)加强监督力度81、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8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8(三)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9(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9(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9结论10参考文献1112预防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研究一、绪论(一)本论文的背景20世纪以来,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现象频繁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与研究。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和发展,许多企业被调查出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事件。我国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也
4、越来越多,琼民源、银广夏、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郑百文、东方电子等上市公司纷纷被查处存在会计造假现象。会计信息造假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计信息造假似乎已成为一种全球传播的病毒,迅速蔓延开来,使得一个又一个光鲜企业在会计造假的丑闻中失去了光彩。这些造假丑闻,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从而防范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已经迫在眉睫。(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12会计信息造假对中小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甚至对企业本身都存在严重的危害。例如作为股票市场上的弱势力量,中小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消息不灵通,资金数量小,投资分散等原因影响,导致决策过程中
5、摇摆不定,盲目跟从,一些谋取私利的上市公司正是看准了这些弱点,修改或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蒙蔽投资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伤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而对于企业来说,会造成社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阻碍企业长期发展,做大做强。因此,学者们对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成因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本论文以中国现状为基础,在吸收、学习前人研究的前提上全面分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相关理论,结合利用经济学、法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各方面更为深入综合的研究会计造假的成因,提出预防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防止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维
6、护社会风气从而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前人的研究缺陷及本论文的特点在学习研究前人的过程中,尹平认为,财务造假和经济领域的违法乱纪活动是以社会环境问题为其外部条件的,离开了特定的外部环境,造假也难以生存发展。许金叶认为根据企业理论,针对企业来说,会计工作作为中间产品,应采取掌握会计服务技能的劳动力(会计人员)形式。杜兴强则认为会计信息所有权归管理当局,因此管理当局应对会计信息质量负责,这与《会计法》对会计信息舞弊责任的界定是一致的。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归结为六类:宏观经济环境论、企业产权结构论、会计规范和监督弱化论、会计管理论、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论、制度安排论
7、。但如果采用单一的这种分析方法往往看不清根本,容易产生偏颇,无法从根本上治理。针对前任研究的不足,本报告深入探讨造假成因,提出治理对策,分析法律责任,全面的研究会计信息造假问题,争取有效地预防、减少和阻止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二、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常见手段(一)会计信息造假的概念有关造假的概念很多种解释,这里主要指的是一些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披露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本部门或单位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不切实际、随心所欲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由此来看,作为“欺骗者旨在获取财务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