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

ID:33214386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2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_第1页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_第2页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_第3页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_第4页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大学语文论文由“柳”、“榆”、“竹”看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梅悦(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摘要]文化词汇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以“柳”、“榆”、“竹”三个例子为主,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汉语植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形成途径,主要是植物生活特性和谐音两个方面,并简略分析文化词汇的价值。[关键词]汉语词汇;植物;文化内涵;形成途径[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1-0043-02[作者简介]梅悦,江苏太仓人,南通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

2、生。一、关于“文化词汇”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本民族特性的文化特征,这些富有个性化特征的民族文化经过时间的积淀凝结在词汇层面上,为本民族人民所沿用,生生不息。常敬宇在《汉语词汇文化》中指出:“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1]这足以可见词汇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的重要性。本文所说的词汇不同于一般的词汇,而是特指文化词汇。“文化词汇指的是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他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1]文化词汇相较于一般词汇而言有两大重要的特征:其一,之所以称之为文化词汇,说明它们本身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比如“

3、龙”、“凤”等,其二,文化词汇有的是间接反映所代表的文化,比如“梅”、“菊”、“黄”、“黑”等词。文化词汇的研究是词汇学研究的新方向。文化词汇不仅传承了本民族的古代文明,而且也能进一步促进当前词汇的丰富与发展。下文就“柳”、“榆”、“竹”这三个词来分析汉语植物词文化内涵形成的途径。二、浅析文化词汇三例(一)“柳”文化《说文》曰:“柳,小杨也。从木,丣声。丣,古文‘酉’字。”[2]《段注》:“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3]《说文》和《段注》的解释是“柳”这个词最本原的意思,如“青青河畔草,鬱鬱园中柳。”“柳”有时特指垂柳枝,又因其为“细茎小叶者”,

4、所以又多形容女子腰肢,如《汉语大词典》中记载元代贯云石的曲《小梁州》中这样描述到:“桃花如面柳如腰,他生的且自妖娆。”这大概是当时对貌美女子最高的赞赏了吧!因“柳”可形容女子细腰,便出现了直接以“柳”拟“美女”的情况,但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娼妓,如出自柳永《玉蝴蝶》中的诗句:“见了千花万柳,比并不如伊。”由于“柳”在春天生长、发芽,柳枝冒芽代表春意已近。正因为“柳”的这一时令特征,所以“柳”也代指春,这从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词之二:“朗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中可见一斑。由以上这些词义的引申演变可以看出“柳”的文化内涵发生变化由其本身的生物习

5、性决定的,由于“柳”的“细茎小叶”和生长的时令,引发了这一系列的词义变化。“柳”除了上述义项外,还有很多其他义项,其中一些义项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本文截取两个义项。一个是“古代棺饰和柩车饰的总称”,如《周礼·天官·缝人》谈及:“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另一个义项是“丧车”,这跟第一个义项是一脉相承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周氏)迺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中的“柳车”便指的是“丧车”。直到今天,人们受这个义项的影响,加之“柳”与“留”同音,故在盼望已故亲友后,多折柳以插之,代表与其依依惜别之意,也借此表达愿其永远留在自己心中的美好

6、祝愿。由此看来,“柳”有“留”的文化内涵,不单是由于词义的演变,谐音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榆”文化关于“榆”,《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第一个释义是“榆树。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称榆荚、榆钱。”榆树既为树,风吹榆树便有摇曳之姿,加之“榆”与“摇”古音相近(“榆”古音“榆侯”,“摇”古音“榆宵”),故“榆”又通“摇”,即“摇动”之意。正如清代说文大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指出“榆,叚借为摇。”[4]更有《素问·骨空论》:“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说的便是让有病痛的人摇动手臂,下齐肘端以度脊中,那就是需要针灸

7、的地方。由于榆树果实扁圆,形似铜钱,又以其摇曳之姿为古人所青睐,故又有“摇钱树”的美称。北京旧俗中有岁末做“摇钱树”祈年的习惯,而江南一带的旧俗,则是在大年初一,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挂“摇钱树”。直到今天,亲友新店开业或有乔迁之喜,都会带一盆“摇钱树”作为伴手礼。这些风俗都是为了讨一个好口彩,希望“摇钱树”能够带来好运。由此可见,榆树的文化内涵多从它的生物习性发展而来。因为果实呈铜钱状,又以摇曳之姿为人知晓,故以“摇钱树”得名流传至今。(三)“竹”文化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竹,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嫩芽即笋,可食;茎圆柱形,中空,直而有

8、节,性坚韧,可用作建筑材料及制造各种器物;叶四季常青,经冬不凋。”早在《诗·卫风·淇奥》中就有对“竹”的描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正因为“竹”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