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203714
大小:8.48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9-02-2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为浊毒内蕴证的探讨及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为浊毒内蕴证的探讨及临床研究姓名:张金丽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导教师:李佃贵201204中文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为浊毒内蕴证的探讨及临床研究摘要第一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为浊毒内蕴证的探讨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进行证候学分类,以此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进一步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规律,以及浊毒内蕴证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所占的比重,并为临床诊断及立
2、法处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在大量文献研究和请教本专业专家的基础上,编制成统一的临床调查问卷。2.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消化门诊就诊的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病ffU247例,进行证候分析。3.遵循流行病的调查原则,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以及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4.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找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性别、病程、诱发因素、不良嗜好以及Hp感染的关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索慢性萎缩性
3、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6个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类:浊毒内蕴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其中以肝胃不和证与浊毒内蕴证所占比例最多。2.观察病例中男性121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为55.86士10.15岁;年龄分布主要以51~6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45.34%,其次为61"-70岁的患者,占总例数的22.67%和41"-'50岁的占总例数的17.81%:在各年龄段男女性别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
4、.05)。中文摘要病程分布主要以5""10年最为多见,占46.56%,其次为1"-'5年的占27.53%,10年以上的病程占17.0%,病程在1年以下者最少,仅占9.O%。3.观察病例中CAG诱因主要是饮食因素和情志因素,分别占38.46%、25.10%:4.CAG的主要症状出现频率依次为:胃胀满60.32%,胃隐痛54.65%,纳差40.49%,烧心39.68%,嗳气37.65%。5.CAG患者舌脉征象:舌质以暗红有瘀斑(42.51%)为主,苔质以黄、腻苔(46.96%、27.53%)为主,脉象以弦
5、(40.08%)、细(51.01%)、滑(25.51%)为主。6.CAG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CAG的中医证候分布中肝胃不和证最多占27.12%,其次为浊毒内蕴证占22.67%,脾胃湿热证占21.86%,脾胃虚弱证占10.93%,胃络瘀血证占比例9.72%,胃阴不足占7.69%。7.CAG6种中医证候在Hp感染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6、、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证候分布中以肝胃不和证和浊毒内蕴证最多见。2.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根本,且病多参瘀,浊毒与其互为因果,相关为害,浊毒内蕴为本病的基本病机。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性别的发病上无明显差异;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对此人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的意义。4.不良的饮食嗜好和情志失调易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癌症家族史以及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成为本病的危险因素。5.Hp感染和湿热浊毒关系密切,中医7、证候在HP感染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第二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表现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6种证型胃镜下表现的观察,发现其中特异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的胃镜像变中文摘要化规律,为CAG的中医辨证提供较为客观的胃镜及病理学指标,也为浊毒理论临床应用提供根据。方法:将入选的31I例CAG患者先由两名主任中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成六个证型:浊毒内蕴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并制定完善的病例报告(CI心)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8、症状、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记录。由本院一专职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并详细记录其内镜下的表现,活检组织由同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对不同证型胃镜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观察。结果:CAG6种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浊毒内蕴证以隆起结节、糜烂、黏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4.19%;肝胃不和证以红斑渗出、出血点、胆汁反流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7.39%;脾胃虚弱证以红斑渗出、黏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59.46%;脾胃湿热证以红斑渗出、黏膜粗糙、糜烂多见,共计占此证的6
6、、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证候分布中以肝胃不和证和浊毒内蕴证最多见。2.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根本,且病多参瘀,浊毒与其互为因果,相关为害,浊毒内蕴为本病的基本病机。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性别的发病上无明显差异;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对此人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的意义。4.不良的饮食嗜好和情志失调易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癌症家族史以及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成为本病的危险因素。5.Hp感染和湿热浊毒关系密切,中医
7、证候在HP感染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第二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表现的研究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6种证型胃镜下表现的观察,发现其中特异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内蕴证的胃镜像变中文摘要化规律,为CAG的中医辨证提供较为客观的胃镜及病理学指标,也为浊毒理论临床应用提供根据。方法:将入选的31I例CAG患者先由两名主任中医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成六个证型:浊毒内蕴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并制定完善的病例报告(CI心)表对患者的一般情况、
8、症状、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记录。由本院一专职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并详细记录其内镜下的表现,活检组织由同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对不同证型胃镜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观察。结果:CAG6种中医证型胃镜下表现:浊毒内蕴证以隆起结节、糜烂、黏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4.19%;肝胃不和证以红斑渗出、出血点、胆汁反流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7.39%;脾胃虚弱证以红斑渗出、黏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59.46%;脾胃湿热证以红斑渗出、黏膜粗糙、糜烂多见,共计占此证的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