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作业指导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

ID:33202976

大小:5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2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_第1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_第2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_第3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_第4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福州市勘测院院管理文件第2次修改编号:JS/ZG-12/B变形测量作业指导书2005年版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我院变形监测作业方法,提供成果资料的格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我院承接的所有构筑物(如房屋、地下室、道路、桥梁等)变形测量工作。3职责本作业指导书由生产管理室负责业务下达,由分队负责具体作业实施和作业过程检查,质检办负责审核,总工办负责审定,本作业指导书最终解释权归总工办。4措施与方法4.1接收任务4.1.1由院生产管理室将任务下达到作业队、室,并开具测绘项目生产过程管理表;由业务承接人员在

2、测绘项目生产过程管理表上简要写出项目的技术要求。4.1.2作业队、室接收任务后,应按照《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4.2生产准备4.2.1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好人员,并进行分工,安排工作实施计划。4.2.2项目负责人应就技术设计书中的技术要求及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文件。4.2.3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收集有关资料(如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明确设计对监测提出的要求)变形监测的相关仪器等,并按JGJ/T-97

3、国家《建筑变形测量规程》,CJJB8-99城市测量规范对仪器设备进行常规检定(即水准仪的I角检验、全站仪的2C差检验、测斜仪正反读数稳定性检查、准直仪的I角检验)。4.3生产作业变形测量是对工程构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形变进行监视测量,我院目前主要承担构筑物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地下室基坑开挖安全监测,以及地形沉降等变形测量工作。以下主要就变形测量的主要作业环节制定作业技术要求,本作业技术要求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规定应依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有关条款执行。4.3.1监测前准备工作4.3.1.1工地现场踏勘;4.3.1.2埋设

4、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三个基准点应尽量设置在不同稳固的构筑物上,观测点应埋设在能反应构筑物变形的位置,如:房子的沉重柱上)4.3.1.3确定基准点稳定性监测和变形观测方案,沉降观测应在现场选定观测线路并做好标记;(监测时尽量保证每次设站位置一致,对于施工中的建构物由于工况原因,很难做到,但要尽量保证。)4.3.1.4绘制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点位布置图,观测线路图;4.3.1.5编写技术设计书。a)院管工程技术设计书由生产部门编写,质检办审核,总工办审定。b)技术设计书要根据测量合同编写,主要内容应包括

5、基准点的设置方案、观测方法与可靠性分析,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案与施测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精度等级,数据处理方法和各项限。c)观测周期可根差指标,拟上交成果目录等。技术设计完成后应交由总工室审核甲方要求或根据预估的变形速率和测量精度来确定。按预估变化率和测量精度等级确定变形观测周期时,可按T>2M/V计算(T:变形观测周期,M:变形量观测中误差,V:预估的变形速率)。(监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变形情况,并结合设计单位和甲方要求来缩短或延长观测周期。)第8页共8页福州市勘测院院管理文件第2次修改编号:JS/ZG-12/B变形测

6、量作业指导书2005年版d)观测精度等级可根据甲方要求或根据所监测工程的重要性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由M=S/20(M:变形观测点观测中误差,S: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计算变形观测点测量中误差,再根据观测方案和观测线路,按Ф=M/(Q为最弱观测点权倒数,Ф为单位权观测中误差),计算单位权观测中误差,现根据《建筑变形规程》表2.0.5套用相应的测量精度等级。4.3.2基准点设置与可靠性分析4.3.2.1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每个测区至少应设置三个基准点,三个基准点间应单独布设水

7、准线路构成监测网,观测精度应较变形观测精度高一个级别,若条件许可,应尽量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测站可以同时观测到的位置直接测定高差,通过计算高差观测不符值或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按M=(N:测段数,△:高差不符值,n各测段平均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测定中误差,若相邻两周期基准点间差变化量大于M(n为测站数),可以认为基准点不稳定,应重新设置基准点。4.3.2.2位移监测位移监测基准点也应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重点工程以及测区面积较大时,应布设独立的基准点稳定性监测网。观测精度应较变形测量精度高一个等级。小型工程可不布设独立的基

8、准点稳定性监测网,但每测区至少应设置三个以上基准点和检核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观测精度也应较变形观测精度高一个等级。根据:M=KV/mK=(V:各方向观测值与其均值之差,M:方向数,n:测回数)计算n个测回角度观测中误差。根据MD=(n:测距边数,△往返测较差或测回间较差)计算测距中误差。若两周期基准点与检核点间角度或距离变化量大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