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

ID:33201322

大小:64.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2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_第1页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_第2页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_第3页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_第4页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企业管理论文创业路上的大商之道——访中豪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刘卫高文本刊记者张云龙曹珂玉昆明,有着“春城”美誉的时尚,也有着两千多年“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放。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也让有着投资眼光的众多商人来此“寻商筑梦”。中豪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浙江芬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卫高,便是众多寻梦者中的一位。刘卫高喜欢把自己定位为创业者。1993年至今,他先后创建了浙江芬莉袜业有限公司、江苏运河文化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几家企业。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他目前创业的又一块“试验田”。据说站在螺蛳湾国际商

2、贸城放眼望去,眼睛到区域的楼盘几乎都是中豪商业集团的项目。刘卫高借鉴义乌模式,投资兴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中豪·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他创新义乌模式、升级义乌模式在昆明的又一个“试验田”。有人这样计算过,如果一个顾客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每个摊位上停留1分钟,那么他要花两个多月才能走完整个市场。刘卫高中等个头,走起路来步子很快,眼睛不大但很有精气神,言语不多却掷地有声。这位1968年出生的浙商,从浙江到江苏,再转战到云南,一路走来刘卫高认为诚信才是商道精神,用吃苦耐劳浙商精神构建和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这就是大商之道,不仅需要实干精神,也需要战略眼光,更需要商业格局与胸怀。谈起螺蛳

3、湾国际商贸城,刘卫高说:“我必须成功,必须成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不成功便成仁。”这是他开始创业的动力和座右铭,更是对中豪的未来充满信心。白手起家——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浙江人深信这样一句话:“吃的是苦头,得到的是金砖。”因此,在创业阶段,必须忍得住心力交瘁,耐得住吃苦受累。刘卫高中考后那年,得了严重眼疾需要暂时休学。当时,刘卫高心里非常痛苦,而对父亲来说打击更大。尽管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父亲还是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有文化的人。刘卫高四岁时,患有白血病的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一家人的生活只能依靠这位既当爹又当妈的父亲种地、摆小摊来维持。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卫高的眼病稍微好了一点,

4、就帮助父亲看起了店铺。在店铺做生意的滋味是兴奋的,他想自食其力为父亲减轻负担。刘卫高暗自下了决心,等眼睛好了、赚到了钱后再去上学。“这就是我最初的创业冲动,也是我创业梦想的最初萌芽,梦想的起航贵在找准目标,一击即中,坚持不懈。”现在回忆起来,刘卫高都按捺不住有些许激动。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刘卫高幸运地踏上了他该走的路,他的人生旅途注定风光无限。刘卫高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父亲,遭到父亲坚决反对,但由于自己的坚持,气得父亲作出了无奈的决定——分家。给刘卫高两亩地、三间老房子,3000双手套。初生牛犊不怕虎,刘卫高拿着手套在街上四处叫卖。嗓子喊哑了,脚跑破了

5、,几天也没有卖出一双。人家有摊位,刘卫高只能插在人家中间偷卖。一位邻居被刘卫高的那股实干的精神劲头感动了,就让他搭着她的摊位卖。即使这样,两个月过去,生意还是没起色。想做别的生意,又没有本钱,他只好找父亲借。还在气头上的父亲说,我已经给过你本钱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刘卫高急中生智,采取低价倾销的办法,把手套价格由三毛钱一双,降到二毛五,甚至二毛。由于有了价格优势,很快就卖出去好几百双。渴望成功的刘卫高因为这3000双手套的买卖,第一次尝试到了赚钱的艰辛,也使他懂得了辛勤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心。他对父亲说,相信你的儿子,一定能把生意做成功的。刘卫高凭

6、借这3000双手套卖掉后的900多块的本钱,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开始踏上了真正的创业之路。机会留给有心人,刘卫高不仅在义乌当地听人家讲生意经,还到周边城市看人家怎么做生意,顺便贩卖一些小商品。有时坐火车买不到座位票,就钻到座位底下,听人家谈生意经,谈什么生意好做。座位底下的气味难闻,熏得人头脑发涨,列车员发现了,还以为是逃票躲在这里,也不问青红皂白就狠训一顿。20世纪80年代末,袜子生意在浙江嘉兴、诸暨等地很红火。当时只有18岁的刘卫高有着天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在机缘巧合中听到,中、日合资的华中袜业公司在上海成立,生产高档的棉袜子主要返销日本。他在杂志画报中看到香港那时正

7、流行穿连裤丝袜,而这种袜子一旦打开内地市场,势必覆盖所有低档袜子。凭借独特的商业眼光和吃苦耐劳的闯劲,他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0多万元。华丽转身——“袜业大王”的凤凰涅槃刘卫高用第一桶金开办了袜子生产工厂,到了2000年,他已经拥有了上亿的资产。刘卫高并没有“小富即安”,他认为,要把一个家族企业改造成现代企业去适应市场新形势、新变化,不更新管理理念不行。所以必须学习充电。办公室就是他的家,沙发就是他的床,有时车里也成了他的课堂,机场书店就是他看书的图书馆。就是这样,刘卫高按时完成了浙江大学经济管理系企业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