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

ID:33200821

大小:54.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2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科技创新示范区地位建设的思考近年来,###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创新示范区建设,从研发、应用、产业化各环节全面推进,在政策安排、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服务环境,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初步彰显。一、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本情况一是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集聚发展,工业经济规模初出端倪,基本形成了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绿色建材、食品酿造四大主导产业和智能电网、循环经济、新型环保建材三大新兴产业基地。2013年四大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园区规上销售收入的95.01%,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占园区规模以

2、上工业税收的97.32%。二是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汇聚。今年以来,开发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人,省“双创人才”14人,市“领军人才”25人;拥有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1个,拥有企业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研发机构19家;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3件。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逐年递增,申报发明专利数及授权专利数逐年递增。值得注意的是,落户园区的科技型大中型企业均与省内外高校或重点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科技研发合作机制。三是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逐步完善。2008年###区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获省科技厅批复,中心为开

3、发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平台。科技镇长挂职###区后,正着手开展区域性博士工作站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正寻求新设立企业及重点传统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节点,力争更多的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年内争创更多的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四是科技创新投入及人才引进逐年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占比等硬性指标连年增加。从开发区整体研发投入看,用于科技研发的投入占整体投入的比重约5.6%,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引进的研发人员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固丰管桩集团设立的企业院士工作站,箭鹿集团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等为企业招引优秀人才奠定了有力

4、的基础,企业本科以上人才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五是科技创新政策好中求优。省、市、区各级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不断出台,为园区企业的发展做好了基础。###区政府“双比双促”奖励政策、关于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进而为园区总体科技创新示范作用提供了保障。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示范作用不强。与周边开发区相比较,###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作用尚不明显,科技创新先天不足,相关职能部门还不齐全,研发平台较少,层次有待提升。二是政策落实欠缺。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受企业投资规模、社保缴纳情况、纳税额、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全面落实到位

5、,相关职能部门的缺失也为政策的落实形成了政策盲区。三是人才引进受限。人才引进方面,主要集中在企业招引,服务方向为企业的自身。区域性、共性的人才引进较少,能够为开发区整体发展服务的科技型人才引进甚少。人才引进后续保障工作不全面,也影响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开发区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多为挂职锻炼。三、下一步打算结合南片区“智慧岛”的智慧服务中心,依托省科技镇长挂职基层战略,积极推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技术合作、共建研发。鼓励新进企业建立和引进科技研发机构,力争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设立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地提升现有研发机构的层次。一是强化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

6、展环境取得更大突破。结合宿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性文件,引导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强化《宿迁市绿色建材产业工作行动计划(2014—2016年)》、《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的通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促进工业地产品市域内配套销售推进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具体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良好发展环境,把示范区地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举全开发区之力加快推进,使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强大合力。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将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让潜在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充分释放出来,努力

7、营造国内最优的发展环境,使深化改革成为创新示范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取得更大突破。加大科技培育力度,选择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创新实力较强、具备发展潜质的骨干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支持企业建设科学家工作室或者企业实验室,造就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支持恒州玻纤、精科智能电气等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的高新技术产品,申报国家星火计划,争取省级以上研发资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