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85425
大小:69.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精细化工产业园推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细化工产业园基本概况###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东陇海产业带中心城市。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总人口104万,其中城区人口30万。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务院于1998年批准了###中等城市规划。省委、省政府先后将###定位为“苏鲁接壤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江苏新兴工业城市”,江北唯一的“三级一类中心城市”,“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全省首批、徐州唯一的“金融生态示范县(市)”。去年,###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位列第86位,连续第六次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2、不断增强。江苏###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启动建设,2006年4月15日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空间结构为“一区两园一带”,即中心区、精细化工产业园、锡沂工业园和新戴运河产业带。其中精细化工产业园于2007年8月经徐州市批复成立,并于2008年6月19日通过省环保厅区域性环评批复(苏环管【2008】129号)。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约12平方公里。###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农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化工为主要内容,通过横向配套、纵向延伸,正加快发展为江苏乃至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化工产业生产基地。一、###精细化工产业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区
3、位优势精细化工产业园位于###开发区南首,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陇海铁路与新长、胶新铁路,205国道与323、249省道,连霍高速与京沪高速、宿新高速,在###交汇,形成了“三横四纵”的交通格局,特别是连霍高速与京沪高速、宿新高速在###7互通,设置了6个出入口,密度在全国县级市中位居前列。###水运通江达海,周边80公里以内分布着徐州、连云港、临沂、淮安4个机场,构建了立体化交通网络。为支持开发区的发展,省交通部门特批在连霍高速公路设立开发区出入口;随着兰连高铁客运专线建设的实施,###开发区将昂首跨入“高铁时代”;国家西气东输主管道、中石化成品油输油干管及大型
4、油库均在开发区设点)。呈现出五通汇流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二、###精细化工产业园拥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园内道路、水、热、电、天然气、污水处理、电信、宽带等配套设施齐全。精细化工产业园建成“一级道路”标准的主次干道30公里,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现拥有日供地表水10万吨、每小时供热150吨的能力,西气东输供气站可满足燃料气供应,日处理1万吨化工专用污水处理厂和3万吨工业、4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110KV化工变电站平稳供电,年吞吐能力为3000万吨的水运码头年内建成。三、###精细化工产业园拥有扎实雄厚的产业基础###化工历史悠久,
5、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建立起以电化、农药、化肥、精细化工为基础的关联配套的化工体系,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这一体系不断壮大提高,并始终保持在徐州地区化工产业中体量最大、门类最全、水平最高的地位。现已拥有各类化工企业56家,其中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徐州第一家上市的本土化工企业,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是苏北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化工可配套提供化工基础原料硫酸50万吨、盐酸13万吨、氯气27万吨、氢气0.8万吨、二氧化碳40万吨、烧碱30万吨、光气37万吨、合成氨90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60万吨、乙醇30万吨
6、(食用级)、乙酸乙酯10万吨、特种PVC20万吨。精细化工产业园将积极承载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化工中间体、农化工等产业项目,依据产业链延伸为基本导向,产品及物料循环综合利用为纽带,做大、做强、做优为目标。在产业链延伸方面重点开发承接,高分子及硅材料化工、食品添加剂、新医药、新农药合成、新型树脂合成、煤基清洁能源、高浓度化学肥、生物肥等产业项目。按照“特色强区”战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恒盛工业园、蓝丰工业园、精细化工园、日化产业园、高分子及硅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搭建新平台,凸显###开发区“南接长三角、北应环渤海、东融连云港、西拥徐州老工业基地”
7、的发展魅力,打造“国家沿海开发”大腹地,勇当徐州“东进战略”的排头兵。四、###精细化工产业园拥有富于创新的人才资源多年的发展为###汇集集聚了大量的化工生产专业人才。据2011年统计,全区拥有化工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441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18人,境外在区人才8人,高级职称269人,有2万多名化工类熟练操作工。区内企业与国内外50多家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关系,设立了3家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工作站和40家省市级技术中心,萃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项目。2011年,园区被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授予“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