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

ID:33184720

大小:74.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1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_第1页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_第2页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_第3页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_第4页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葿袆芈荿螈袅羈膂蚄羄肀莇薀羃膂膀蒆羃袂莅蒂羂肄膈螀羁膇蒄蚆羀艿芇薂罿罿蒂蒈羈肁芅螇肇膃蒀蚃肇芅芃蕿肆羅葿薅蚂膇莁蒁蚁芀薇蝿蚀罿莀蚅蚀肂薅薁虿膄莈蒇螈芆膁螆螇羆莆蚂螆肈腿蚈螅芁蒅薄螄羀芇蒀螄肃蒃螈螃膅芆蚄螂芇蒁薀袁羇芄蒆袀聿蒀莂衿膁节螁袈羁薈蚇袈肃莁薃袇膆薆葿袆芈荿螈袅羈膂蚄羄肀莇薀羃膂膀蒆羃袂莅蒂羂肄膈螀羁膇蒄蚆羀艿芇薂罿罿蒂蒈羈肁芅螇肇膃蒀蚃肇芅芃蕿肆羅葿薅蚂膇莁蒁蚁芀薇蝿蚀罿莀蚅蚀肂薅薁虿膄莈蒇螈芆膁螆螇羆莆蚂螆肈腿蚈螅芁蒅薄螄羀芇蒀螄肃蒃螈螃膅芆蚄螂芇蒁薀袁羇芄蒆袀聿蒀莂衿膁节螁袈羁薈蚇袈肃莁薃袇膆薆葿袆芈荿螈袅羈膂蚄羄肀莇薀羃膂膀蒆羃袂莅蒂羂肄膈螀羁膇蒄蚆羀艿芇薂罿罿蒂蒈

2、羈肁芅螇肇膃蒀蚃肇芅芃蕿肆羅葿薅蚂膇莁蒁蚁芀薇蝿蚀罿莀蚅蚀肂薅薁虿膄莈蒇螈芆膁螆螇羆莆蚂螆肈腿蚈螅芁蒅薄螄羀芇蒀螄肃蒃螈螃膅芆蚄螂芇蒁薀袁羇芄蒆袀聿蒀莂衿膁节螁袈羁薈蚇袈肃莁薃袇膆薆葿袆芈荿螈袅羈膂蚄羄肀莇薀羃膂膀蒆羃袂莅蒂羂肄膈螀羁膇蒄蚆羀艿芇薂罿罿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与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本单位,430072)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桂起权(发表于《中国经济哲学评论》2006.资本哲学专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摘要]本文主要做了三件事:(1)重申应用辩证逻辑观点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解读的合理性;(2)在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哲学

3、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者并非简单地相互排斥;(3)应用“两重性逻辑”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经济不等式”,为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逻辑辩护。[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西方经济学邓小平的“政治-经济不等式”辩证逻辑两重性逻辑(dialogic)【目前,在以上海财经大学为凝聚核的国内经济哲学的科学共同体中,我确信,自己是从科学哲学(科学逻辑)和辩证逻辑眼光关心经济(学)哲学的独特的一员。】一、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逻辑解读的要点《资本论》的基本内容日益成为人所熟知。马克思在世时只出版了第一卷(1867),此后又由恩格斯帮助整理出

4、版了《资本论》二、三卷(1885、1894)。第一卷讨论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则讨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具有鲜明的辩证逻辑性质。正如列宁所看到,马克思虽然没有遗留下专门的辩证逻辑,却遗留下了资本论的辩证逻辑。马克思本人曾在1858年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表示过,如有时间或机会,他很愿意对辩证逻辑原理作一种非常精练的正面概括,只需要两三个印张就够了。也就是“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遍,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①据我记得,马克思在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那本著作《哲学的贫困》(1847年出版)中,几乎已经这

5、样做了。在那里,有对黑格尔辩证逻辑思想的整段评述,②尽管是淹没在与蒲鲁东论战的语言里,用“正言若反”方式来概述的。8《资本论》第一卷共分为七篇。第一、二篇论述从商品、货币到资本的转化;第三、四、五篇论述绝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六、七篇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的积累。从辩证逻辑眼光看,《资本论》逻辑体系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作为整个《资本论》辩证逻辑体系总的出发点(第一卷第一、二篇)的是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的辩证命题。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是包含使用价值/价值这样的内在辩证矛盾的二重物,它是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的辩证矛盾)的体现。进一步说,第二个特征是,整个《资本

6、论》辩证逻辑体系,都是“商品二重性”初始命题的内在辩证矛盾的逐步展开,在一对又一对的矛盾、对立的交互作用中,推理链条一环扣一环地向前推进。如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相对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等等矛盾对立,最终演化发展成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对立。从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分析中说明了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又借助于剩余价值的概念,表明资本是价值增殖的结果,从而说明了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第三、四、五篇对剩余价值的讨论,则立足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劳动过程(既形成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与价值增殖过程的对立统一。关键在于,马克思发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在劳动过程中(例如

7、在一天里)能生产超过它本身具有的和消耗的价值——剩余价值。为了与《资本论》的这一部分对照起见,我重读了马克思在1849年专为工人所写的通俗读物《雇佣劳动与资本》③(1891年新版,恩格斯在导言中解释说,唯一的重大修改是用“劳动力”概念替代初版中不够确切的术语“劳动”)。读后主要的心得是,在那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关于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等等)的核心思想已经形成,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是用德国工人所能理解的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整本小册子甚至没有直接使用“剩余价值”这个词,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