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的历史变迁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

ID:33177990

大小:69.8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1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_第1页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_第2页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_第3页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_第4页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杀虎口的历史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杀虎口的历史变迁杀虎口位于山西省西北端、右玉县城西北三十五公里处,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凉城两县接壤,北距凉城县城三十公里。它东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北部外长城沿山岭由东北延伸向西南,若半月形围之于其中。杀虎口占地约四平方公里,分为杀虎关、杀虎堡和栅子外三部分。苍头河由南向北纵贯其中,形成一条长三千米、宽三百米的狭长走廊,在苍头河东西两侧,山岭相对,坡陡壁立,构成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一、军事要塞杀虎口   杀虎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都曾在此屯扎重兵,驻将设衙,严密扼守。我国北方的多次战役,不论是中原王朝北征,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往往都以它为突破

2、口。“杀虎口直雁门之北,众嶂重叠,崎路险恶,数水交汇,绾毂南北,自古传为要塞,周伐猃狁,秦汉伐匈奴,唐伐突厥,宋伐契丹,明伐蒙古,……历朝征伐常出杀虎口。”春秋战国至秦、汉、隋时,这里称“参合陉、参合口”,唐曰“白狼关”,宋曰“牙狼关”。明朝建立后,为防御蒙古南侵,固守边防,修筑了万里长城并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大同镇就是九镇(边)之一。它“东北与诸胡联袂,西接套虏,在九边中称绝塞焉。国家于诸边率建墩列戍,界限夷虏,独于该镇设为大边、二边,联络不已,得无意哉。……大边之外即为丰州,地多饶沃,先年虏虽驻牧,每遇草尽则营帐远移,乃今筑城架屋,东西相望,咸称板升,其所群聚者无非驱掠之民与夫亡

3、命之辈也。”大同镇是九边的重中之重。   明代中后期,蒙古右翼鄂尔多斯及土默特部强盛,常常南侵明边。“己亥辛丑,吉囊及俺答连岁入山西,抵太原,围之十六日而解,剽杀吏民,殴男妇畜产以百万计”。嘉靖六年(1527年),俺答拥骑兵十余万入侵杀虎口。八年(1529年)入侵大同、应、朔等处。十九年(1540年)七月再次入侵杀虎口,杀伤甚多,蒙古兵携带铁浮图、马具、铠刀、矢锤等武器,势如破竹,曾深入到太原、平遥、介休、潞安等地,侵占十卫三十八州县。“庚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夏六月,虏数万骑入大同境,溃墙入”这样的记述在明代史书中有许多,大同镇成为明与蒙古土默特部军事对峙、战争的前线。明人

4、认为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所以长期与明作战,是因为“求贡市而已,累请不许,愤焉蹂边者,三十余年。”而在这三十多年的军事战争中,蒙古军多从杀虎口进入山西,“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据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塞”。   就在明朝防御土默特部入侵的过程中,杀虎口的军事地位受到了重视。“自东胜、丰州不守,云川、玉林内迁,重边尽为虏窟”,杀虎口位于长城大边、二边相会处,距离俺答汗营地最近,属于大同镇极冲地方。翁万达任宣大总督时,“有计略,诘边搜卒,次第修诸墙堡,戒备大饰”,杀胡堡就在此时修筑的。杀胡堡“设自嘉靖二十三年(15

5、44),万历二年(1575年)砖包,周二里,高三丈五尺,设守备官一员,分边沿长二十里有奇,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六座。……,见在旗军(步兵)七百七十八名,马骡(骑兵)一百五十二匹头,堡相距虏巢最近,兔毛河直通塞外,川流平衍,虏易长驱,昔年大举,往往从此入犯。古道沟、新水口等处俱极冲要。”明在此设堡防守,因此杀胡堡成为蒙明双方军事对垒的重要桥头堡。   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朝又于旧堡之南、近关处另筑新堡一座。新旧两堡之间东西筑墙,设门为中关,实为二堡一关,形成唇齿相依、犄角互援、能攻易守之势。“杀虎口本开市要地,每日来往行人蜂聚城堡,为确保城堡安全,名曰‘平集堡’。周二里,高下与

6、旧堡等,中建商店,内外交易。又于两堡中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道,周围五百四十丈。”北面通往关外,有栅子门紧连长城的城头堡,常设官兵驻守,栅子门白天开放,夜间宵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为严守此关,设守备一员,并在旧堡设把总一员,新堡设团总一员,新旧两堡共有步兵1040人,骑兵152名。   清初,随着国家一统,漠南蒙古相继成为清朝藩属,原作为隔绝蒙古、防御蒙古南侵的明长城的地位下降,杀虎口作为长城上的军事要塞地位也在下降。清入关后,将明时所设的以上官军裁减,改设操守一员,守兵仅有l00名。康熙、雍正年间,在历时50多年的清准(准噶尔)战争

7、中,杀虎口的军事战略地位再次突显,并得到清廷重视,成为清军的大本营。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准噶尔部嘎尔丹发动叛乱,七月,康熙帝“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请发大同绿旗兵往杀虎口听调,上令发大同镇鎮标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从征,兼命理藩院自阿喇尼设站处,量发附近蒙古兵尾大軍置驿。上先后遣內大臣阿密达、尚书阿喇尼、都统阿南达等出塞,命各率所部与福全师会。上出塞,……命康亲王傑书率师会福全,进驻博洛和屯,又命简亲王雅布参赞福全军事。”康熙三十年(16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