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

ID:33169776

大小:53.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1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_第1页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_第2页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_第3页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_第4页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变化  摘要: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科技期刊传统的剪刀加浆糊的编辑模式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键盘加鼠标的数字化办公模式。这种模式下,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科技期刊也逐渐由传统的纸质出版逐渐向数字化出版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期刊;工作方式;工作重心;数字出版  一、引言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将作者撰写的稿件进行组织、选择、整理、加工,使稿件文字流畅,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前后呼应,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愿。编辑工作包含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在当今的互联网

2、时代,任何信息的传播速度都非常快,而且随时都能获取。在这种背景下,纸质期刊的电子版以及数字期刊都应运而生。编辑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和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剪刀加浆糊变为键盘加鼠标,但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涵不会改变。  二、工作方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普及前,编辑部无论是约稿还是来自投稿的原始稿件都是纸质的,甚至是手写的,由作者亲自送到或邮局寄送到编辑部。速度慢,更容易丢失。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期刊都有基于互联网的编辑系统或是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对稿件进行处理的编辑软件,这样既快捷,又不会丢失。  在互联网和全文数据库尚未普及的时候,编辑对稿件初审的难

3、度比较大,尤其是对抄袭稿件的筛查工作更加费时,而且检出率很低。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继推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编辑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迅速知道作者稿件的原创性,将学术不端行为消灭在源头。传统的编辑加工过程是用笔在纸上进行修改,通过邮局寄送信函达到与作者沟通的目的。这期间需要邮递人员参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环节复杂,速度缓慢,而且很容易在传递信函的环节中把编辑或是作者辛苦修改的稿件丢失。  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对稿件的内容进行检索,以便发现其明显的优点和不足。并利用电脑对电子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应用word中强大的修订功能,与作者充分

4、互动。通过电子邮件来传递编辑加工的稿件,省去了中间环节,速度快,也不会轻易地丢失稿件。  纸质版期刊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窄,影响力小;与纸质期刊内容完全相同的电子版可以不分地域、不分国籍,迅速的被读者看到;而电子期刊则通过网络,以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数字化形式呈现出科技期刊信息,让读者能够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对各种信息共享,实现科技信息的开放式传播[1]。虽然编辑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工作的核心内容没有变。我们始终要把作者的劳动产品通过编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转变为读者容易也愿意接受的丰富的精神财富。  三、工作重心的改变  传统模式下,编辑

5、人员会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书籍和已刊出的期刊以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客观评价稿件质量。但是去图书馆阅览既不方便,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不能及时了解。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也如同闭门造车,大多数的工作重心也只是围绕稿件文字展开的。  而互联网普及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各大数据库随时掌握相关知识的研究现状,初步判断原始稿件的新颖性。可以定期跟踪大型检索系统的收录动向和同类期刊的出版动态[2]。审稿过程中,编辑对稿件电子版修改后通过电子邮件、审稿系统平台或是即时通讯软件与作者联系、沟通,以使稿件质量合格,符合出版要求。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将

6、期刊的电子版发布到网站,让更多的读者及时地看到我们最新的期刊,增强期刊的影响力。我们甚至可以将纸质期刊无法承载的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将它与对应的稿件内容一并放到网站上,使其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读者更容易理解稿件中作者的原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期刊。期刊社应逐步完善期刊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科技期刊管理的全方位数字化[3]。数字化可使学术期刊网上发行,让更多的潜在读者可以有机会阅读本刊,增加了本刊被阅读的机会[4]。  四、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普及,各种事物的数字化都不足为奇了,当然也包括我们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7、,我们不能也无法阻拦它的脚步。任何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愚蠢的。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一定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在保证期刊“内容为王”宗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使科技期刊真正实现数字化。增加可读性,制定个性化功能的设定。不断扩大读者群,从而增加期刊影响力。不断学习数字技术,建立期刊文献服务系统,为更多的读者、研究者提供更丰富的专业服务。利用开放式存取平台,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在线支付项目。在保留纸质版期刊的同时,不断增加数字期刊的发行量。既可以增加发行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纸质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张宜军,杨中启.

8、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