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

ID:33155364

大小:247.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22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027-2012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ThetechnicalrulesforproductionofwheatcultivarYangfumai182012-03-31发布2012-05-31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027-2012前言为了规范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保证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

2、: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秀兰、何震天、张容、王建华、王锦荣、周如美、王宝和、徐卯林、陆成彬。DB32/T2027-2012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优质蒸煮类专用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的产地环境、品质指标、产量和产量结构、群体质量指标、栽培技术要点和收获贮存。本标准适用淮南麦区扬辐麦4号小麦生产,其它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亦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

3、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7893-1999优质小麦弱筋小麦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009-2001有机肥卫生标准3产地环境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肥沃的地块,并符合NY/T851—2004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4籽粒品质品种指标参照GB/T17893-1999。5产量及产量结构5.1产量水平产量(450~500)kg/亩。5.2产量结构有效穗(30~32)万/亩,每穗粒数(40~42)粒,千粒重(39

4、~41)g。6肥料使用准则1DB32/T2027-2012化肥应符合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有机肥符合NY/T5009-2001有机肥卫生标准的规定。7农药使用准则应符合GB4285-1989、GB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8栽培技术要点8.1播前准备8.1.1种子处理8.1.1.1晒种(1~2)d。8.1.1.2选种人工或精选机去杂、去劣、去小粒,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8.1.1.3药剂拌种每(8~10)kg用种用立克秀(16~20)g兑水500mL拌种。8.1.2沟系配套8.1.2.1外沟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人工清理开挖,沟系配套,逐

5、级加深,隔水沟深100cm以上,导渗沟深120cm以上,排水沟深150cm以上。8.1.2.2内沟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指地头沟和腰沟),宜每(3~4)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长条田每(30~50)m挖一条横沟,内外沟配套相通。8.2播种8.2.1播种期适宜播期10月15日~10月25日。8.2.2播种量适宜基本苗(15~18)万/亩。播种量按公式(1)计算:播种量基本苗数(万)…………………………⑴=(kg/亩)每公斤种子粒数×发芽率(%)×出苗率(%)8.2.3播种方式2DB32

6、/T2027-2012板茬少免耕机条播,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25cm,播深(2~3)cm。亦可采用撒播或套播的种植方式。8.3施肥8.3.1肥料用量根据测土配方要求施肥。一般推荐施用量:氮肥:折合纯氮(18~20)kg/亩,磷肥:折合P205(8~10)kg/亩,钾肥:折合K2O(8~10)kg/亩;氮磷钾比例N:P2O5:K2O=1:0.6:0.6。8.3.2运筹比例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壮蘖肥(平衡肥):拔节肥:孕穗肥(剑叶露尖)为5:1:(2.0~2.5):(2.0~1.5);磷、钾肥基追比为5:5,追肥在主茎叶龄(7~9)叶期施用。8.3.3

7、运筹方法8.3.3.1基肥重视有机肥施用,施有机肥1000kg/亩,尿素(8~10)kg/亩,复合肥(N:P2O5:K2O均为15%)(30~40)kg/亩。8.3.3.2壮蘖肥越冬始期(12月20日左右)宜施尿素(3~4)kg/亩,捉黄塘促平衡。8.3.3.3拔节肥在小麦基部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叶时施,宜施45%复合肥(N:P2O5:K2O均为15%)(20~25)kg/亩。8.3.3.4孕穗肥在小麦叶龄余数(0.8~1.2)叶,宜施尿素(5~8)kg/亩。8.4病虫草害防治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