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ID:33149181

大小:66.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21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_第1页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_第2页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_第3页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_第4页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一、“十五”农业综合开发的总结回顾(一)“十五”农业综合开发情况“十五”期间,宿迁市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坚持围绕农业产业化这条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突出农业主导产业,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优质稻米、特色蔬菜、林木花卉),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措施,通过项目区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五年奋斗,项目区的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很大成就,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2、2001—2005年,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投资51953.82万元,占“十五”26计划(75253.4万元)69%。其中:完成中央财政投资15685.236万元,占计划(27871.1万元)56.28%;完成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6819.744万元,占计划(33445.9万元)50.29%;自筹和银行贷款完成19448.84万元,占计划(13935.5万元)的139.56%。2、任务计划执行情况“十五”期间,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土地治理面积80万亩,占计划(118.6万亩)的67.45%;扶持多种经营和产业化龙头加工项目25个,占计划(35个)的71.43%。(二)“十五

3、”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成效“十五”以来,宿迁市按照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计划,围绕优质稻米、特色蔬菜、林木花卉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1、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26农业综合开发,全市土地治理项目投入资金2888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365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80万亩。累计开挖疏浚渠道1052公里,维修和新建电站195座,建筑农田配套建筑物13812座,防渗渠750.4公里、农村道路312.5公里。防

4、护林5.6万亩,改良土壤29万亩;建仓库4131平方米,晒场9832平方米。项目区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灌得上、排得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据统计项目区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74万亩,农民新增纯收入25600万元。与此同时,项目区建成了一大批优质稻米、特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坚持扶大扶强扶优,强化龙头带动能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了动力。宿迁市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中,按照省局要求坚持按产业化经营思路实施农业开发,各类项目围绕项目县(区)

5、发展优势农产品为主线安排,将其整合组成互为推动,互为促进的有机结合体。开发的重点是发展优质稻米、特色蔬菜、林木花卉。土地治理要为这三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工项目要为这三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强后劲,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科技项目要为这三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训农民,推广优质品种和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龙头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主导产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由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泗洪县蟹园米业有限公司由年加工不足3万吨,发展到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带动发展优质

6、稻米基地20多万亩,该企业已经打响的“蟹园”26牌食用大米,畅销长江南北、每斤卖到了近3元。宿豫区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经开发扶持在市开发区东区易地重建,扩建的出口蔬菜加工生产线,加快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新增加0.2万吨出口产品生产能力,新增利润300多万元,带动种植农户4700户,新增用工180人,成为宿豫区的大兴、陆集、皂河等乡镇特色蔬菜基地发展的龙头。3、着力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了支撑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实施中,宿迁市非常注重增加科技投入,累计投入资金达1500多万元以上,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节水

7、灌溉等先进适用新技术50多项,各项目县(区)分别建设了优质稻米、优质花卉苗木、特色蔬菜示范基地。宿豫区玖久集团充分发挥项目科技费用的作用,拿出40多万元推广方格簇养蚕新技术,使张蚕单位产量从70斤增加到90斤,单价从每斤7元提高到10元,这不仅保证了企业生产所需蚕茧的数量和质量,也使蚕农每年增收100多万元。2004年全市在项目区推广了水稻插秧机403台,增加机播面积4万多亩,节省农本300多万元,每亩增产5-8%。所采取的这些科技措施提高了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