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44144
大小:15.69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2-21
《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学、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姓名:刘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植物病理学指导教师:黄俊斌201206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摘要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主要是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是原产于我国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近几年湖北省各油茶产区的炭疽病发生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该病害的重要性,本文从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学出发,以病原鉴定为研究基础,结合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田间病害发生动态规律调查、供试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以
2、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为深入了解该病害、制定田问管理和综合防病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具有典型症状油茶病叶、病果采集自湖北省麻城市、阳新县和红安县油茶林,采用常规组织分离得到菌株以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为主。每个地点选取一个典型菌株单孢纯化,分别用分生孢子悬浮液和菌丝块接种刺伤的油茶新生叶片,从接种发病叶片病斑上再分离得到的菌株与接种菌株形态一致,说明分离所得炭疽菌为油茶炭疽病致病菌。将3个病原菌转入新鲜的PDA平板上培养,初始长出的菌丝均为无色,5d后菌落正面颜色变为灰色或浅褐色。分生孢子短杆状、单胞、无色、生有油泡,大小为9—1Sum×3.5.5um
3、;分生孢子盘直径为130.295um,周生黑色刚毛。比较发现3个病原菌的5.8SrDNA及两侧的ITS区序列与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和Glomerellacingulata的同源性最高。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炭疽菌属不同种的系统发育树,发现菌株YX.1和MC一8的序列HA.7的序列与GenBank中Cgloeosporioides(FJ550213.1、HQ645073.1、HQ645073.1、)和G.cingulata(AB042315.1、GQ410773.1)的遗传距离最近;HA.7的序列与GenBank中Cgloeospor
4、ioides(FJ459929.1)的遗传距离最近。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选取的3个供试病原菌鉴定为CgloeosporioidesPenz.。对3个供试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不是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lh/lh光暗交替能够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适应温度在10.35℃范围内,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2。病原菌的菌丝在pH值为3.0.11.0的PDA培养基上均可以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pH为6.0;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pH值为3.O
5、.11.0范围的缓冲液中均可以萌发,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pH值同样为6.0。病原菌对碳源和氮源的要求不严格,可以广泛利用多种不同氮、碳源,病菌以尿素为氮源茵丝生长最好,以甘氨酸为氮源产孢量最大;以可溶性淀粉时为碳源菌丝生长最好,以甘露醇为碳源时病原菌的产孢量最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碳源对病原菌产孢量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影响。55℃,10min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的致死温度。病原菌越冬研究表明,油茶炭疽病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病组织、病残体上越冬和以潜伏侵染的方式在健康油茶幼果、花托组织中越冬,成为来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也可以在病残体上越冬,但携带分生孢予的叶片和枝条病斑的百分
6、比很低。2011年对油茶炭疽病发生规律的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叶片于4月下旬开始发病,果实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少量新叶和果实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情指数增长较慢;油茶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是6月上旬到9月上旬,期间大量新叶和果实发病,病斑扩展迅速,病情指数增长较快。.在PDA平板上进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0种药剂以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丙环唑乳油和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so值分别为0.1011mg/L、O.1680mg/L、0.2425mg/L和0.3014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389
7、.5424mg/L。2011年两次田间防治油茶炭疽病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表明:40%氟硅唑乳油2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关键词:油茶炭疽病;胶孢炭疽菌;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发病规律;田问防治II油茶炭疽病的病原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Abs仃actCamelliaole瓣raisanimportantediblew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