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41366
大小:7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1
《试论吴晟的诗(节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試論吳晟的詩(節錄)陳映真 「愚鈍」的詩人試論吳晟的詩(節錄)陳映真 「愚鈍」的詩人 臺灣現代詩巔峰期的六○年代,剛好是吳晟的青年期。一九六三年,他寫「〈樹〉」和「〈漠〉」。一九六七,他寫出像「〈岸上〉」、「〈空白〉」那樣唱著少年的空虛和感傷的詩。但是,他卻不曾模仿過現代派那種故意破壞一辭一句,故意打壞語構,強為晦澀的詩。當我們回顧,吳晟竟是臺灣極少數幾個從開始寫詩就不曾受到鼎盛一時的現代詩影響的詩人之一。 吳晟為什麼獨能免於受到現代派潮流的影響呢? 「我想,我並不是完全不曾受到現代主義潮流的影響。」吳晟說,「只能說,現代主義潮流對我沒有發生過很深入、持久的影響。」吳晟
2、接著說,他開始接觸到的新詩,是一九五七年以前,一些比較有中國三、四十年代新詩傳統的,比較「明朗、易解」的作品(例如:刊登在「〈野風〉」雜誌的詩),而且「閱讀、背誦了不少」。這是一個因素。 「我生性愚鈍、粗俗。」吳晟接著說,「因此,在整個臺灣詩壇幾乎都全面『現代化』以後,我也時常捧讀那些深奧難解的現代詩作品和現代詩的詩論。但覺人們所說『孤絕的世界』,和我平日在農村現實生活中所接、所思、所感,全對不上頭,覺得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和他們隔得很遠,不但難以理解,也無法產生共鳴,想學,也無從學起。」這是第二個因素。 一九六五年,吳晟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驟然去世。「父親的去世,讓我對生活
3、的認識,發生很大的轉變。」吳晟說。因父親的猝逝而在他最敏感的年紀裡飽嚐了家道中落的悲哀,使他比別人更早地逼視了生活最艱澀的一面罷。這是第三個因素。 現代主義文學,比較上是屬於蝟集在城市的閣樓中,神經衰弱、消化不良,和生活離得比較遠的人的文學。因此,現代詩一出了都市,一觸及生動而豐富的生活和勞動,兩者之間就產生相互排拒的情況。少年的吳晟,也曾和當時的其他學生青年一樣,懷著十分的敬意,努力地試著解讀現代詩啞謎似的句子。但是農村生活中的語言、情感和態度,使他但覺現代詩之「高深」,而「難以親近、難以理解」。 就這樣,吳晟從臺灣的現代主義潮流擺盪開來,漂入另一條淵源更長,於當時為涓
4、涓的細流,於來日則可為浩浩江河的,中國現實主義新詩的傳統裡。 一九七二年以前:青年吳晟之形成 懷著一種「敬意」,「愚鈍」、「認份」地離開了現代主義魔咒的吳晟,只能緩慢地、獨自摸索出自己的表現形式。但,據吳晟的自述,他在少年時代「開始接觸的詩,是民國四十六年以前比較明朗易解的作品,而且閱讀、背誦了不少」。 一個文學青年的起步、模仿,尤其是在形式和語言上模仿心儀的作家,是十分重要的條件。那麼,「民國四十六年以前比較明朗易解的作品」,是那些作品?吳晟不曾具體地說明。但是從資料看來,「民國四十六年以前比較明朗易解」的詩人,有楊喚(「〈風景〉」,一九五四年);金軍(「〈碑〉」,一九
5、四九年;「〈歌北方〉」,一九五○年)和李莎(「〈帶怒的歌〉」,一九五一年;「〈琴〉」,一九五六年)。這些五○年代初期,基本上傳承中國三、四十年代新詩的詩人,除了楊喚之外,三十年來,在現代主義全面支配臺灣詩界的條件下,受到全面、徹底的忽視。 但是這一條從中國三、四十年代新詩延長下來的涓流,到了五○年代,就從地面上消失了,卻一直到六○年代下半,藉著吳晟和其他很少數幾位詩人的作品,又靜靜地冒出了地面,並且在七○年代的整個十年中,達到初步的成熟期,又在七○年代開始現代主義全面在詩、繪畫和音樂範圍內退潮的時代,表現出旺盛發展的可能性。 一九六一年,現代詩的權威詩選「〈六十年代詩選〉
6、」出版。但一九六三年時吳晟發表的「〈漠〉」和「〈樹〉」,還十分幼稚。他在「〈樹〉」中並且使用類如「絕緣體」、「引力」這些物理學的名詞入詩,不論如何,看得出受到現代主義的一點影響。 從一九六一年到六七年間,「〈劇場〉」雜誌、「〈前衛〉」雜誌、「〈文學季刊〉」相繼出刊。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的「現代藝術季」,是臺灣現代派運動的一個高潮和總檢閱。在這個「現代藝術季」中,有「詩畫聯展」、座談會、幻燈欣賞、專題討論、詩朗誦等,在一片肯定、高舉、推廣「現代」文學與藝術頌歌中,造成了現代派自斯以後再也不曾達到的盛況。一九六七年,權威絕不減於當年的「〈七十年代詩選〉」出版
7、。 TOP 就在這個臺灣現代主義文藝的高潮期,吳晟卻在一九六七年寫出「〈菩提樹下〉」、「〈懷〉」、「〈雲〉」、「〈岸上〉」和「〈空白〉」。「〈菩提樹下〉」依然沒有脫出少年浮淺的感傷和「沉思」。「懷」寫少年的孤單,而「〈雲〉」則顯得造作而不自然。但,「〈岸上〉」和「〈空白〉」,就顯得自在多了。但是,即使是這比較自在,比較有一點少年詩人自己情感的詩,雖不晦澀,卻無法從語法、語構中傳達出一個清晰的事件、思想或意念。 一九七○年,對島內外知識、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