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

ID:3312907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1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_第1页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_第2页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_第3页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_第4页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社会流动的现状与趋势初探刘祖云2012-8-1910:16:47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94年06期第36-39页  【专题名称】社会学  【专题号】C4  【复印期号】1995年01期  【作者简介】刘祖云华中师大管理学院  众所周知,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更。从个人层面上看,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流动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行业、地区和单位间的流动,实质上是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流动既是社会发展或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又是社会运行与发

2、展和重要协调机制和动力机制。  一定的社会流动状况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管理相联系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加之实行的是一种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社会流动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的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社会流动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社会流动程度因此而明显提高,不仅个人根据自己的特质、专长及爱好选择职业、地区及单位的社会流动日渐增多,而且出现了成批社会成员选择和地区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我国近年来所出现的“经商热”、“出国热”和“孔雀东南

3、飞”...等社会现象实际上就是结构性社会流动,前者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职业流动,中者和后者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性地区流动。  当前我国社会流动的状况至少说明了如下两点:第一,由于它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流动而表明我国社会正以强劲有力的步伐走向开放。社会学认为,一个社会的流动程度与其开放程度成正比,而与其封闭程度成反比。因此,成批社会成员主动要求改行、易地和“跳槽”...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现象表明,改革开放的启动和市场机制的引入正在给我国社会注入活力与生机,我国社会开放程度正在日益提高。第二,由于它是一种畸形状态的社会流动而表明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在行业、地区

4、及单位间严重失衡。从流向看,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呈单向式,而不是双向式。即相对流出一方来说是有出无进或出多进少,而相对流入一方来说是有进无出或进多出少。如上海26所高校10年流失教师近三千名,而广东于1992年一年流入高级工程师一万多名。这种流动的结果是使人才拥挤和人才奇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共存于同一社会的不同行业、地区和单位;从流量和流速看,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呈迅猛式,而不是平缓式,即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过大、流速过快。其结果不仅流出一方因人才顿失而工作受损,而且流入一方因人才猛增而出现新的人才积压和浪费现象。造成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

5、文化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从社会运作的现实状况看,是改革开放在行业、地区和单位间严重失衡。因为社会流动的现实表明,流入一方往往是改革开放程度较高的行业、地区及单位,而流出一方往往是改革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地区及单位。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流动既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调动而得到促进和加快,同时又因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在不同行业、地区和单位间发展程度不同而出现畸型状态。因此,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推动和加快我国社会流动合理进行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以及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社会流动不仅继续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

6、合理化趋势。  首先,从社会流动的主体看,我国的社会流动正在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  作为社会流动的主体,社会成员本应是其社会流动的发动者,因为社会成员本人最清楚自己适合到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的流动即人力资源的配置如同其它社会资源的配置一样,都是通过国家计划调配的,个人的流动意愿至多是其流动的参考因素,对其流动的流向、流速及流量等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计划。众所周知,国家计划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目的,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国家计划机关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拥有全部信息;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体化,否则,国家计划就会出现偏

7、差,或者不可能得到严格的实行。从过去、现在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的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看,计划配置资源方式不但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已经出现并将继续引起诸如有的行业部门或单位人才积压,有的行业、部门或单位则人才奇缺,有的用非所学,有的学非所用等问题。由此可见,计划配置社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方式往往忽视社会流动主体——社会成员本人的流动意愿,同时也难以顾及社会流动客体——...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在这方面市场配置方式明显优越于计划配置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我国的劳动人事管理以及此而导致的各地区、各部门劳务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相继建立

8、,人们的流动开始从被动服从型向主动选择型转变:大中专学生的毕业分配开始从统包统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