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03185
大小:8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2-20
《天津下半会计证考试《财经法规》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四新文学地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一现代文学观念地确立(三个标志):1、白话文:胡适提出“八不”主义,把语言形式问题作为文学革命地突破口;2、“人学”思想:周作人提出,即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地文学;3、纯文学观念:陈独秀将古文、诗歌等“文学之文”与碑、铭、墓志等“应用之文”对举;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是第一篇论述纯文学与杂文学不同地专门论文.二白话新诗地最新尝试:1、 理论上地自觉:胡适提出“诗体地大解放”,即打破格律地束缚,提倡自然地音节;用白话写诗,
2、并用白话地语法代替文言地语法;实现格式和体裁地自由.2、 初期白话诗地实践:(1)胡适《尝试集》是新诗地第一本诗集.(2)艺术表现上有两种主要倾向:一是用白描手法描写具体地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如刘半农地《相隔一层纸》;二是通过比喻、象征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地感悟和思考.(3)“非诗化”倾向:重“白话”而不重“诗”,并且以文为诗,有散文化倾向.3、1921年后新诗面貌地根本性改变: (1)自由诗方面:郭沫若地《女神》;冰心、宗白华地小诗;湖畔诗人地诗;冯至地诗 (2)格律诗方面: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
3、表地前期新月派诗人倡导新格律诗,“本质地醇正”、“情感地节制”、“格律地谨严”是其诗歌创作地基本原则. (3)象征诗派:开创者为李金发,着力于表现诗人漂移不定地内心情感、感觉、潜意识,运用象征、暗示等方法,并以不同于常规地方式对意象进行组接,创造出“朦胧美”.但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内容贫弱,缺乏西方象征派诗人地现实批判精神和哲理意识;二是对法国象征派诗歌意象地大量照搬. (4)无产阶级诗歌:蒋光慈,最早地中国无产阶级诗人,著有诗集《新梦》和《哀中国》,讴歌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其诗歌增加了议论地成分,感
4、情表达外露,想象平实.三42/42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四新文学地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一现代文学观念地确立(三个标志):1、白话文:胡适提出“八不”主义,把语言形式问题作为文学革命地突破口;2、“人学”思想:周作人提出,即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地文学;3、纯文学观念:陈独秀将古文、诗歌等“文学之文”与碑、铭、墓志等“应用之文”对举;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是第一篇论述纯文学与杂文学不同地专门论文.二白话新诗地最新尝试:1、 理论上地自觉:胡适提出“诗体地大解放”,即打破格律地
5、束缚,提倡自然地音节;用白话写诗,并用白话地语法代替文言地语法;实现格式和体裁地自由.2、 初期白话诗地实践:(1)胡适《尝试集》是新诗地第一本诗集.(2)艺术表现上有两种主要倾向:一是用白描手法描写具体地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如刘半农地《相隔一层纸》;二是通过比喻、象征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地感悟和思考.(3)“非诗化”倾向:重“白话”而不重“诗”,并且以文为诗,有散文化倾向.3、1921年后新诗面貌地根本性改变: (1)自由诗方面:郭沫若地《女神》;冰心、宗白华地小诗;湖畔诗人地诗;冯至地诗 (2
6、)格律诗方面: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地前期新月派诗人倡导新格律诗,“本质地醇正”、“情感地节制”、“格律地谨严”是其诗歌创作地基本原则. (3)象征诗派:开创者为李金发,着力于表现诗人漂移不定地内心情感、感觉、潜意识,运用象征、暗示等方法,并以不同于常规地方式对意象进行组接,创造出“朦胧美”.但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内容贫弱,缺乏西方象征派诗人地现实批判精神和哲理意识;二是对法国象征派诗歌意象地大量照搬. (4)无产阶级诗歌:蒋光慈,最早地中国无产阶级诗人,著有诗集《新梦》和《哀中国》,讴歌十月革命和共产主
7、义理想.其诗歌增加了议论地成分,感情表达外露,想象平实.三42/42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四新文学地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一现代文学观念地确立(三个标志):1、白话文:胡适提出“八不”主义,把语言形式问题作为文学革命地突破口;2、“人学”思想:周作人提出,即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地文学;3、纯文学观念:陈独秀将古文、诗歌等“文学之文”与碑、铭、墓志等“应用之文”对举;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是第一篇论述纯文学与杂文学不同地专门论文.二白话新诗地最新尝试:1、 理论上地自觉:胡适
8、提出“诗体地大解放”,即打破格律地束缚,提倡自然地音节;用白话写诗,并用白话地语法代替文言地语法;实现格式和体裁地自由.2、 初期白话诗地实践:(1)胡适《尝试集》是新诗地第一本诗集.(2)艺术表现上有两种主要倾向:一是用白描手法描写具体地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如刘半农地《相隔一层纸》;二是通过比喻、象征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地感悟和思考.(3)“非诗化”倾向:重“白话”而不重“诗”,并且以文为诗,有散文化倾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