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

ID:33092617

大小:8.51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19-02-2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_第1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_第2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_第3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_第4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研究姓名:段均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指导教师:张宗益20120612中文摘要摘要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据着中心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方式上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迄今为止,转移人数达到3亿多人,这个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和世界上任何国家发生的人口流动和就业转移。毫无疑问,劳动力的跨产业和跨空间转移为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另一方面,快速大规模

2、的转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提高,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发生了违背直觉逻辑和经典理论的变化,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显著扩大。尽管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讨论早已大规模展开,但是对我国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形成的这种非典型关系理论上仍然没有做出充分的回应。论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定量刻画,然后从经典增长和发展模型中梳理了涉及劳动力转移的思想,考察了劳动力转移与其收入效应之间的联系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模型——含劳动力转移单向约束的扩展Solow模型(简

3、称“LMUDC模型”)。由于包含了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的人力资本流失因素,模型能有效解释我国改革开放第二阶段(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劳动力转移收入效应下降的成因。论文接着从产业发展、农村投资和劳动力转移模式等三个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的现实成因。最后,论文从这三个方面提出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调整的新形势下提高劳动力转移收入效应的应对策略。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模型中,必须包含与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因素或成分才能充分反映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在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过程中,无可

4、避免地会带来人力资本的流失,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流出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劳动力对外转移的负收入效应则更大,这会对农村和农业发展构成挑战,如果没有有效的补偿机制,农村经济社会凋敝在所难免。②劳动力转移对全国整体和省级收入增长均有显著贡献,尽管在改革开放第二阶段贡献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群体的作用却是不平衡的,对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在相对意义上是负面的,对农村收入的作用亦大大低于对城镇收入的作用,其结果是工农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③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在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发生下降的原因包括农业发展受到忽视、农村投

5、资萎靡和转移模式失衡等。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重大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势下,必须努力争取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剩余劳动力产生和存在条件做了系统归纳,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和定量刻画。在转移劳动力的测度中,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数据信息,又结合了最新研究成果(如Cai和Wang,2010),得到了更完整、可靠的测度结果。②比较系统地梳理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流派,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的视角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

6、效应模型(L删DC模型)。模型假定转移劳动力携带较高的广义资本,在外部失衡条件下,单向流入城镇,使农村经济内部稳态点难以达到。劳动力对外转移可能使未转移者境况变差,因而在福利经济学意义上不是帕累托改进,要实现帕累托最优及社会福利最大化,对缺乏转移能力的群体及农村地区的经济补偿是必要的。模型为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提供了经济学认识基础。③根据理论和现实分析,提出了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的三个命题:随着劳动力转移,如果农业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农业与非农业没有相应趋同发展,则收入效应下降;随着劳动力

7、转移,如果农村人均投资没有得到提高,或总投资显著下降,则收入效应下降;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如果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模式的组合失衡或急剧变化,则收入效应下降。并通过计量分析使这些命题得到经验支持。在对第一个命题的检验中使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较完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劳动力转移与三大产业部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做了跨时期、跨地区和按因素的分解,揭示了二者间的不平衡特征。在对第二个命题的检验中,未按一般研究做法使用单一转移变量而是使用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两个不同变量做计量分析,得出了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结论。而第三个命题来自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轮替及

8、对农村发展现实的深入剖析,故而成为有明确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④论文收集自1978—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多个最新数据序列,使用先进的计:量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及其成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