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90126
大小:2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0
《《汉书注》与语音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书注》与语音规范-大学语文论文《汉书注》与语音规范摘要:《汉书注》是唐人颜师古所著。此书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后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又说:“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王先谦在《前汉补注·序例》里也说:“颜注发明驳正,度越囊哲,非仰人鼻息者也”,“自颜监注修,而班书义显,卓然号为功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说:“颜师古注汉书,评较诸家之是非,最为精尽。”这些都是从史学、训诂学的角度来评价《汉书注》的。其实,在语音规范方面,《汉书注》也做了大量
2、的工作,文章主要从注音目的、注音方式、音系特点等几个方面来总结《汉书注》在语音规范方面所注的工作,我们发现《汉书注》的语音是规范的。关键词:《汉书注》注音目的注音方式音系特点语音规范《汉书》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他多古字古义,一般人不容易看懂。因此从行世以来,就以难读著称。“才高博学,为世通儒”的马融都需从班固之妹班昭受读《汉书》。《后汉书·班昭传》云:“《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其难读可见一斑。所以后人不断给《汉书》作注,颜师古所见唐以前注解《汉书》的有二十三家,加上其叔父颜游秦所撰的《
3、汉书决疑》,共二十四家。唐代学者们更加重视对《汉书》的研究,将它与《周礼》《礼记》《仪礼》等儒家经典相提并论,再加上统治者对学习历史的重视,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太子承乾命师古为《汉书》作注。颜师古《汉书注》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赞扬,被称为“班孟坚忠臣”。后人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师古注条理精密,实为独到。”又说:“疏通证明,究不愧班固功臣之目。”王先谦在《前汉补注·序例》里也说:“颜注发明驳正,度越囊哲,非仰人鼻息者也”,“
4、自颜监注修,而班书义显,卓然号为功臣。”[1]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说:“颜师古注汉书,评较诸家之是非,最为精尽。”这些都是从史学、训诂学的角度来评价《汉书注》的。在语音规范方面,《汉书注》也做了大量工作。任福禄在《颜师古汉书注喉音反切声类再研究》一文中,说:“颜注非常重视注音,其特点是随文注音,不拘一格;注音规范;讲求雅正;引据音切,必明出处;又音繁多,参差交错。难能可贵的是,颜师古在其祖父颜之推的影响教育下,重视今读,能按当时通行的规范读音来注音。”认为《汉书注》的语音系统真实地反映了唐初的通语和规范读音。余光煜在《
5、颜师古汉书注的学术贡献》一文中,提到颜师古的注音目的明确,在《汉书叙例》中说的很清楚:“字或有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众所共晓,无烦翰墨。”黄富成的《汉书颜注反切考》,也认为颜注音系是融合了旧有通语和部分江南方言而形成的隋以来的通语的规范读音。由此可见,学术界认为颜注是符合语音规范的,但他们缺乏具体的论述。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汉书注》注音目的与语音规范颜师古是非常重视注音的,在《汉书叙例》中就明确提到,他并不是每个字都注音,只给
6、那些难以认识的字注音。并且,同一个字不厌其烦地随文而注,为读书提供了方便,省得东翻西找。根据他注音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单纯注音。如:《王莽传》“相威将军李棽”,颜注“棽音所林反”。《高帝纪》“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师古曰:“踞,反企也。洗,洗足也。踞音据。洗音先典反。”单纯注音的语音规范意图很明显,就是让人们能一目了然就知道该字的读音。二是以注音辨识假借字。在颜注中,多用“某读与某同”“某读曰某”或“某读为某”来说明假借现象。据龙小军统计,在《汉书注》中,“某读与某同”出现270多次,“某读曰某”出
7、现1910多次。如“恶读与乌同”“伯读与霸同”“说读曰悦”“齐读曰斋”“解读曰懈”“罢读为疲”“桐读为通”,还有“与某同”也表假借。这减少了人们因不明假借,而误读或误解其意的现象。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减少了错误的产生。三是纠正误读。如《陈胜项籍传》:“羽乃与盟洹水南殷虚上。”师古曰:“洹水出林虑县东北,至于长乐入清水。洹音桓,俗音袁,非也。”纠正误读无疑是语音规范重要的一环,虽然语音规范不能等同于纠正错误,但是,纠谬是语音规范的应有之义。四是音义结合注音,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汲黯传》“群臣或数黯”,颜注“数,责也,音
8、所具反”。《元后传》“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颜注“数音所角反”。“数”读音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颜师古对同形词有了一定认识,为了规范读音,把意义和语音结合起来,起到更好的规范效果。也说明他对词是音义结合体有了认识,摆脱了前人重形不重音的观念。二、《汉书注》的注音方式与语音规范在《汉书注》中,注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