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

ID:33073374

大小:127.4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9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_第1页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_第2页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_第3页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_第4页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苟三权苟三权•男,1962年生,髙级工程师。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石汕学院汕田开发系,现任长庆汕田分公司副总经理。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庆兴隆园小区长庆油FH分公司,71002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苟三权.长庆油田地面建设模式及工艺技术优化.石油规划设计,2005,16(2):1〜5摘要介绍了长庆油田开发建设中设计的靖安油田和西峰油出两种地面建设模式。“靖安模式”采用了从式井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取消了阀组);“西峰模式”成功地应用了功图法计量技术和翻斗计量技术

2、,并将输油工艺改进为丛式井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在集输过程小,釆用了树枝状串管流程,布站方式也有创新。详细论述了这两个模式在地面工程建设中釆用的各项配套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模式集输系统注水系统工艺流程简化优化配套技术经济评价接转站増压点近儿年投入开发的靖安、绥靖、西峰、姬嫄油田,其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在新油田开发建设中,形成了全新的理念:一是注重实效,以效益为屮心,确保投资回报最大化;二是控制投资,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的思想;三是开源

3、节流,提高单井产量与降低建设成本相结合;四是整体优化,地质、工艺、地面相结合,系统优化;五是减员增效,采用“四新”技术,适度提高自动化水平;六是建设标准适度,满足基本功能、安全环保达标、技术适用先进。以上述理念为指导,建设形成了“靖安模式”,正在创建“西峰模式”。靖安油田地面建设模式靖安油田是一个特低渗透整装大油田,其主力区块五里湾区具有储层渗透率低(1.81X107Mn?)、地层压力低(地层压力系数0.6〜0.7).气油比高(原始气油比71.2m7t)>油层埋藏较深(较安塞油田深600m)等特点。于1

4、996年试采,1997年注水开发,建成采油井569口。在地面建设中,探索出了一套以丛式井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为主要流程,以优化布站、井组增压、区域转油、油气混输、环网注水为主要配套技术,以“井口(增压点)一接转站一联合站”为主要布站方式的地面建设模式。1主要油气集输工艺(1)丛式井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靖安油田工艺流程继续沿用在安塞油田成功应用的丛式井阀组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并进一步优化改进。通过对丛式井井口进行改进,取消了阀组,实现了多井双管直接进站。(2)井口(增压点)"接转站一联合站的布站方式结

5、合地形地貌特点,采用井组增压技术,减少了接转站的设置。该流程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冬季部分油井冋压高的问题,而且扩大了集输半径,布丼方式见图1。联合站图1从式井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布站(3)增压点、接转站树枝状串管流程采用插输技术,将多条输油管线合而为一,实现多站同管输油,形成了靖安油出独具特色的树杜状串管流程(见图2)。图2靖安油田树枝状流程示惫图区域转汕技术流程示总应用“分离器+流量计”橇装计量工艺;对于气油比较低的油井,应用“消气器+流量计”计量工艺;对于基本不含伴生气的油井,釆用“双转子流量计”计量工艺

6、。通过3种计量工艺与双容积计量进行对2地面配套技术(1)优化布站技术优化布站技术主要依托井组增压技术、集输半径界定技术,综合油出地形地貌、近远期规划、系统配套工程等多种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油田地页系统的最优化布局。其目标是站场数量最少、管网线路最短、运行费用最低。五里湾区优化布站后,总体部署产能120X10"t/a,只建接转站10座,每座接转站的年转油能力达到12X104to(2)井组增压、区域转油技术井组增压技术能有效降低油井回压,延长集输半径。井组增压的关键是多功能计量增压装置,i?装置具有加热、缓

7、冲、计量、增压等功能,而投资仅相当于接转站的1/4,适用于地形起伏大、气油比较低的井组。多功能计量增压装置见图3。比,误差在10%以内,每套投资不超过3万元。3种讣量工艺流程见图5〜7。丛式井组涡轮流虽计分离器TXJ—齿轮泵HX1—(?)~1-HX11—>图5“分离器+流虽计”计吊工艺示意丛式井组涡轮流呈计—x_

8、消气器

9、m——(3)—>——IX]图6“消气器+流量计”计量示艺示意丛式井组—M-—M-电磁加热器过滤器双转子流量计>计量箱液下泵图3多功能计量增压装置示总区域转油技术是在油井相对集中的区域,

10、对多个井组实行集屮计量转输。转油点一般建于井场,每座投资相当于计量接转站投资的1/3。区域转油技术流程见图4。增压技术、区域转油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井组增压、区域转油、接转站集中转输的格局。(3)丛式井井口计量技术试验在传统的双容积计量技术基础上,开展了丛式井井口计量技术研究试验。对于气油比高的油井,图7“双转子流量计”计星工艺示总(4)伴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根据靖安油田伴生气比较丰富的特点,在井口试验了套管气定压回收、增压回收技术;在增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