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ID:3306556

大小:257.93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7-11-20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_第1页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_第2页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_第3页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_第4页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咸阳市“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咸阳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月日70目录一、“十二五”科技发展成效5(一)科技资源规模持续增长5(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6(三)科技发展与创新环境显著优化7(四)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8二、面临的环境形势与问题8(一)总体形势8(二)发展机遇10(三)存在问题12三、指导思想与目标13(一)指导思想13(二)发展目标14四、战略重点16(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制度基础16(二)加快贯通产业链技术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18(三)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企业,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进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21(五)围绕创新链构建服务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22五、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方向与关键23(一)工业领域23701、能源化工232、装备制造263、食品加工294、生物医药325、电子信息356、纺织服装377、新材料398、新能源44(二)农业领域451、粮油462、果业463、蔬菜474、畜牧485、生态农业496、水利水土保持50(三)现代服务业领域501、电子商务502、现代物流513

3、、科技服务52(四)社会发展领域531、医疗与健康532、资源与环境55703、智慧城市554、交通运输565、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57六、主要任务58(一)科技创新平台强基工程58(二)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工程60(三)科技创新主体扶助工程61(四)科技创新集群打造工程63(五)科技创新人才壮大工程64(六)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工程65七、保障措施67(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67(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68(三)优化科技金融生态68(四)引导营造创新氛围6970“十三五”是咸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创

4、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格局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现追赶超越和创新转型发展,依据《陕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咸阳科技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二五”科技发展成效“十二五”期间,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咸阳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十二五”科技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全面实现,

5、科技资源规模和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处于前列。(一)科技资源规模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咸阳全社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年均增长8.9%,2013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R&D)21.1亿元,是2010年的1.98倍,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6%。全市科技人才总数23.1万人,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8.6万人以上,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52人,基本形成了学科类别齐全,科研、开发和推广相配套的科技人才体系。全市境内有国家级高新70技术开发区1家,高等院校14所,部省属

6、科研院所16个,彩虹集团、陕柴重工、秦岭电器等一批科技实力较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和1876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企业技术中心56家。全市现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农业试验站3个,国家级标准化专业委员会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以上技术检测认证机构12个,基本建成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研发与产业化体系。(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取得

7、各类科技成果236项,获得国家、省(部)、市各级科技奖励426项。农业科技成果秦优10号油菜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煤矿井下随钻测控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气凝胶波阻梯度材料研制等一批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2049项,授权量111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47项,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50家。彩虹集团等9家企业进入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行列,4家企业入列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

8、企业,全国首家基板玻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落户彩虹集团70。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面向全市中小企业的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技成果、科技专家4个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及多个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搭建完成,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国家级示范中心行列,县区和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已达16家,基本建成以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中小企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主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全市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市技术市场成为全国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全国创新驿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