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50022
大小:98.5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9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教材分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
2、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课前准备K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南京又称金陵,自古被誉为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地
3、,有诗为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课件展示中山陵巍峨的全貌),在中山陵中葬着的就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做过什么事呢?有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新课讲授(―)革命志士的奋斗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前,革命派在国内联合会党和新军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规模较大的有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至1908年的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廉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和云南河口之役,1907年的浙皖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等。1、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
4、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武装起义,史称“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12月4日地点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等刘道一(1884=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与蔡绍南等领导发动萍浏醴起义,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0,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著有《衡山正气集》。萍浏酸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革
5、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1904年华兴会策动的流产的长沙起义的继续。2、浙皖起义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秋瑾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是巨大的,原因是它一方面刺杀的是清廷封疆大吏,位及巡抚的恩铭。一方面是它发动的地点在安庆,绍兴,这些地区都是清王朝的重地。这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立宪的进程,激励革命党人的斗志,探索起义的新途径。徐锡麟(1873-1907),字伯茹,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1901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于东京结识陶成章、龚宝铃,积极参
6、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3、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领导的十一次革命武装斗争中的第十次。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911年4月27日孙中
7、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一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烈士营葬于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为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瓦解清政府统治奠下了基础,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评价了黄花岗之役:“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