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040922
大小:63.1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9
《永城市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践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永城市推进“四化”同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指明了发展的新路径,有利于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矛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对资源型城市的永城来说,调结构,促转型更是意义重大,迫在眉睫,任务艰巨。近年来,永城市推进“四化”同步,就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进一步把中心城市做大、把新型农村社区做靓、把产业集聚区做强、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做优、把商务中心
2、区做实、把文化旅游区做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o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0.92亿元,增长10.3%;境内财政总收入70.2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18%。连续四年跻身中国百强县(市)行列,2012年位居第90位,实现了“百强进位、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4.75亿元,增长8.7%;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53.1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1.2%o一'主要做法(-)以新型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1.做靓新型社区。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
3、突出“五大重点”(工矿企业所在地、采煤沉陷区居民安置地、旅游景点所在地、一般村庄整合建设中心村、乡镇政府驻地),通过“五大机制”(政府主导、村民理事、工农共建、城乡联动、政策激励),将全市732个行政村3671个自然村,统筹规划为78个社区和22个美丽乡村,进行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建设,吸引、促进人民群众向社区持续稳步转移。四年来,市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796亿元,吸纳带动涉农项目及社会投资37.6亿元,开工建设新型社区70个、美丽乡村8个,其中69个已经形成规模,全面建成入住的社区11个,完成一期主体工程的社区22个,共建设住宅1366万平方米,吸纳居民2
4、2万余人。2.做大中心城市。以"六城联创”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夯实城市基础,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投资4亿多元,建成使用体育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十大场馆”;启动了东西城区间沉陷区综合治理(日月湖)工程;率先在省内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设置网点55个,投放自行车1100辆;建成开放全国目前第一家县(市)级科技乐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形成'‘八纵八横”的主干道路网络,城市道路总长195公里。建成沱河风景带、雪枫河风景带以及天香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城市绿化总面积942公顷,绿地率31.5%,绿化覆盖率36.5%O目前,正按照城区规模100平方公里、人
5、口100万左右、具有区域性影响力大城市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3.做实商务中心区。商务中心区是我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地区和门户地带,总规划3.5平方公里。成立了管委会,全面服务商务中心区建设,并采取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加快推进。做好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空间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复。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2亿元。投资12亿元的欧蓿莎家居生活广场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6亿元的亿丰时代广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的65%o《二》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着力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
6、政府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总体架构是"一区五园”(煤化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钢铁铸件产业园),主导产业为煤化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河南省先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一是“两高”。发展理念高。始终坚持产城一体、产城互动、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全省先进的产业集聚区。规划起点高。高标准完成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并做到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无缝对接。二是“三快”。基础设施建设快。共完成投资42
7、亿元,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等场站建设同步推进。项目建设进展快。2013年新建、续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建成投产亿元以上项目6个。产业集群形成快。形成了煤化工精细化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其中,煤化工产业集群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基地,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规模处于省内同行业前三位。三是“三促进”。促进新型工业化。共入驻工业企业92家,其中“三上”企业43家,从业人员4.5万人。四年内,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多项指标实现多倍增长。促进新型城镇化。拉大城市面积34平方公里,扩
8、大城市人口13.8万人。促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转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