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

ID:33039945

大小:59.85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2-19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_第1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_第2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_第3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_第4页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Theory,ModelandProblems作者:吴遵杰/陈勇作者简介:吴遵杰,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经济学院讲师;陈勇,经济学博士,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内容提要: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未能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牛,这表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存在重大缺陷。木文旨在指出和分析缺陷所在及产牛的原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实际商业周期模型在研究假设、分析方法及政策推论方面有重大漏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研究的所谓“科学化”追

2、求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由此可见,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己走入歧途,“修补”或“重建”困难重重。Thefactthatthemainstreamof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failedtopredicttherecentfinancialcrisisprovesthatseriousdrawbacksexistin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Thispapertriestofindwhatdrawbacksareandwhytheyoccur.Thereareloopholesthatexistinr

3、esearchassumptions,analysismethodandpolicyprescriptionsin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theoryandthepolicy-orientedRBCmodels.Thepursuitofpurescieneeandideologicalbiasesarepartlytoblame.Therefore,thewesternmainstreammacroeconomicshasgoneastray.Theremediesorrecreationviewsproposedth

4、usfarcannotsolvetheinherentproblem.期刊名称:《政治经济学评论》复印期号:2017年01期关键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理性预期/金融市场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RBCmodel/rationalexpectation/financialmarket2007年年中在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此次经济衰退长达18个月(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造成美国产出下降4.1%,就业岗位减少730万个,失业率一度高达10%。①美国发生的危机波及世

5、界各国,其中欧洲受冲击最大。金融危机发生已历时9年,但欧美诸国经济增长仍步履蹒跚。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theFinancialCrisisInquiryCommission)2011年1月在历经一年调查后发布的报告中给出的结论: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②金融危机调查委员认为,政府监管失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善是造成危机的原因。报告并未指责经济学家,但经济学家其实难辞其咎。这是因为过去三十年来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为政府放松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直接造成危机的金融创新也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而有效市场假设正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正如2008年诺贝

6、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所言,主流经济学〃有害无益〃,是造成金融危机未被预测的原因。③克鲁格曼所称的主流经济学指的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ClassicalMacroeconomics)。④克鲁格曼将金融危机未被预测归罪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其缘由需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凯恩斯主义是主流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即政府可以通过采用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70年代初期美国岀现滞胀,证明菲利普斯曲线并不存在。以弗里德曼

7、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正是把攻击凯恩斯主义的突破口选择在菲利普斯曲线上。1968年弗里德曼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地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可靠性提出怀疑。在《货币政策的作用》⑤这篇会长演说中,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不成立是因为它把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名义)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即把失业或就业看作是货币工资率(名义)的函数;而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应以实际工资率的变化来建立菲利普斯曲线。在提出了适应性预期假说和自然失业率假说后,弗里德曼认为,应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决定货币工资的附加变量来扩展菲利普斯曲线。对于一个既定的预期通货

8、膨胀率来说,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但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是垂直的,这就否定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长久的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