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

ID:33022495

大小:66.6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9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_第1页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_第2页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_第3页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_第4页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62?屮国骨伤2005年1月第18卷第1期ChinaJOrthol-&Ti*auma,Jan.7[![15„o.!L)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制研究进展Progressofresearchonmanipulativetherapeuticmechanismforlum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李智,李静LJZhi.LJJing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推拿;治疗机制Keywords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Manipu

2、lation;Therapeuticmechanism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PLD)的机制从开始的简单推拿到进行实验及临床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木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推拿对机械性因素作用的研究直以来,很多学者认为机械性压迫神经根是引起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J,因此在治疗上主要是解决机械压迫的问题•有文献报道L23J,可通过对突出髓核的还纳,变位破裂,萎缩变性来解除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即所谓的”复位”学说.章莹,张显松等.5J测量在腰椎作为旋转手法和斜扳手法下新鲜尸体髓核内压的变化情况

3、,结果发现静止时髓核内压虽然为负值,但是手法过程并不能使髓核内压降低,相反会使髓核内压增高,不能使突出的髓核还纳•且推拿手法治疗前后的cr和MRI对比研究发现,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大小和部位仍同推拿前,从而说明症状缓解的原因并非椎问盘复位….有人J通过cr观察发现:手法后虽然突出的椎间盘无明显还纳,但可见神经根受压情况明显改善,因而推拿手法治疗的机制在于:①改变突岀物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关系:马达等通过在3具戶体模拟旋转手法,发现腰椎向左侧旋转时,右侧小关节间隙增大;向右侧旋转时反之.由于关节突的反复活动,关节囊的伸缩,改变了

4、椎间孔的形态大小,使突出髓核与受压神经根位置发生改变•毕胜等j用5具新鲜尸体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在计算机定量控制下模拟不同手法的作用条件,使用引伸仪测量神经根与邻近椎间盘之间的位移.结果表明:止常椎间隙在前屈,轴向牵引与旋转复合应力作用下,并不产生足够大的髓核内负压变化•直接观察并可以测量出利用腰椎的屈曲,拉伸与扭转复合应力作用下问盘突出物偏离神经根的位移距离•有人L9J在术中模拟不同的腰部手法时,椎间盘与相邻的神经根出现滑移;腰椎旋前时,椎问盘相对神经根向前外方滑移.腰椎旋后时,椎间盘相对神经根向后内方滑移.故毕胜等

5、J提出手法的主要治疗机制是椎间盘突出物与受压的神经根Z间出现一个滑移•出现滑移后突岀物不能将神经根向后顶起,去除了张力和对神经根的压力,解除了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并松解了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粘连,从而解除了患者的症状.②解除突出物1•山东省立医院推拿科,山东济南250021;2.山东中医药大学9■综述?对神经根的压迫:侯筱魁等0j以4具厂体腰椎为实验标木,采用斜扳手法.发现在手法过程中上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上向前移动和旋转运动•其结果扩大了神经根管容积,较大幅度地松动了上下关节突Z间的关系,使局部压迫得以缓解•李星等在新鲜尸体

6、标本上模拟旋转手法,测量腰椎小关节在手法时的位移情况,发现手法过程中腰椎下关节突向上向后及向侧方的位移,使神经根管扩大,缓解神经根的受压•③调整后关节功能:Giles等2J对后关节的病理及后关节与姿势及下肢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后关节的滑膜上富有含P物质的神经末梢,认为后关节的滑膜膨出可在关节间造成滑膜嵌顿而引起疼痛•手法可解除这种滑膜嵌顿和由此造成的肌肉痉挛.蒋位庄等【13J用微型传感器埋入法,对模拟旋转手法测定表明:后关节内压力呈波浪状变化,下关节突呈现全方位移动,证实旋转手法对同侧后关节调整幅度较大.2推拿对改善循

7、环因素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椎管内静脉丛使静脉淤滞,回流受阻,学者们从手法对腰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来研究PLD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汤艺等j对40例患者进行了按摩前后下肢血流图对比观察,对其中20例患者进行了按摩前后微循环观察,血流图检查结果:按摩前90%的患者患肢波幅较健肢低,波幅差大于10%,按摩1次后,患肢波幅回升,按摩15次后,患肢波幅明显回升,双下肢波幅差接近正常者达62.5%,患肢波幅高于健肢者占12.5%,患肢血流改善者共占75%.微循环观察结果:按摩前患肢有II

8、至III度渗出与水肿,红细胞聚集II至III度,血流缓慢,按摩1次,15次后,患肢微循环明显改善者占60%〜70%,主要表现为功能毛细血管数增加,血管清晰度增强,管禅数口增多,水肿与渗出减少,血流速度加快.龚正丰等_15J对镇痛牵引下采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前后的30例PL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