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

ID:33005619

大小:1.56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2-19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_第1页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_第2页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_第3页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_第4页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鄱阳湖区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血吸虫病及其流行血吸虫病流行于全世界76个国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我国流行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病,简称为血吸虫病01。血吸虫病流行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危害严重。WHO专家委员会1985年指出,在所有感染人类的寄生虫病中,血吸虫病是流行最为广泛者之一,其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仅次于疟疾,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主要的职业风险之一,这在传播疾病中,血吸虫病则具首位121历史上,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2、12个省(市、自治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对疫区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阻碍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血吸虫病曾经被称为“瘟神”。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对血吸虫病防治极为重视,经50年多艰苦努力,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和上海5个省市已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至2005年底,我国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属于大山区的云南、四川共7个省仍有105个县市有血吸虫病流行,是全国血防工作的重点地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沿江大小湖泊周围,这些地区的钉螺草生地面积广、环境复杂,钉螺控制

3、难度大,是当前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131都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为一个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湖泊。通常每年4^-6月,湖水随内河洪水进入而上涨,7^-9月因长江涨水引起顶托或倒灌而维持高水位,10月后稳定退水,故有“冬陆夏水”的自然景观C41湖区共有洲滩615块,洲滩面积814km平,辽阔的草洲和适宜的生态条件十分适合钉螺的生存与繁殖。湖区有螺洲滩面积达627km2.钉螺主要分布在高程为海拔14-16m高程地带[51。历史上大规模筑烷围垦使大面积湖滩草洲得到开垦和利用,

4、好烷内生态环境和钉螺孽生条件出现改变。一般在筑堤或围垦后3-5年,好烷内钉螺逐渐自然灭亡,无新生钉螺出现,疫情随之减轻[X41。上述自然条件和钉螺的存在,使都阳湖区成为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之一。根据我国血吸虫病控制中长期规划,2008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实现血吸t第1章引言虫病的疫情控制,2015年实现传播控制。1.2血吸虫病与钉螺钉螺是一种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动物,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与传播起着关键作用。血吸虫病流行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其地理分布与钉螺的地理分布相一致,原因在于

5、血吸虫的生活史完成必须经过在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阶段,并通过其实现传播。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流行程度与类型取决于钉螺的分布特征,并且和钉螺的地理分布与环境密切吻合。能够影响钉螺生存的环境条件往往是血吸虫病能否传播的决定条件。因此,对钉螺的监测、孽生地环境的控制也就成为血吸虫病控制中的常规措施。影响血吸虫病疫源地监测的因素较多,包括洪水、气候、人群流动、人为活动等因素,且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因此导致病情、螺情的监控的困难。钉螺分布与其孽生微环境的多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如植被、土壤湿度、温度、高

6、程、水文等。在众多影响钉螺享生的自然因素中,地面植被是钉螺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161。研究显示植被类型、覆盖度、高度等各项指数以及土壤湿度、酸碱度等理化因素可能对钉螺分布产生影响[71,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钉螺生存有其最适宜的植被高度、范围和植被盖度[8-101,不同的土壤性质也影像到钉螺的生存繁殖。研究钉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整治改造钉螺草生地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灭疫区钉螺和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尤为重要。对钉螺孽生地的植被的研究也一直是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诸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钉螺得以完成

7、从交配、产卵、孵出幼螺至发育为成螺全过程,并表现出螺群密度、生殖率、成活率、不同螺龄钉螺分布、扩散迁移等生物和生态特征,这些都和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扩散有着密切联系[Pal钉螺交配的适宜气温为15-201C,30℃以上或10℃以下则不适宜。在小生物环境中,单位面积内钉螺密度越高,钉螺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越多,交配也就频繁[121。但钉螺之间距离在0.5m或面积在1738cm2范围内时,钉螺寻找配偶机会和进行交配次数都很接近,交配率无显著差异[131钉螺产卵最适宜温度为20-251C,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40.1%,在此

8、湿度上下均影响钉螺产卵量041螺卵发育以及幼螺孵化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水分和温度,温度在第1章引言13^-23℃时,随温度升高,孵出时间缩短;而只能在水中或潮湿的泥面上螺卵才能孵化[121.水淹对螺卵孵化具有抑制作用,水淹时间越长螺卯孵化率越低[15-171.在正常情况下,幼螺孵出至发育成熟并开始交配约需2个半月,时间长短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但在长江洲滩地区淹水可促进营水生生活的幼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