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

ID:33001352

大小:58.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_第1页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_第2页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_第3页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的作用及种类运用栾晓玲(烟台长岛县中医院265800)【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377-021灸法的作用1.1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瘵,则瘴痈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皖,虽未得长牛,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诸

2、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乂称之为“逆灸”。1.2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肓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用,《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灸法更适合治疗寒性病证,《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胶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1.3扶阳固脱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

3、,甚则阳气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的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1.4消瘀散结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4、。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因此,临床也常用灸法治疗气血凝滞的疾患,如乳痈初起、瘵病、瘗瘤等病证。2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2.1艾炷灸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2.1.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以温熨为度,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

5、者感到烫时,用银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腹泻、风寒湿痹、风湿顽痹等。(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因施灸后局部组织烫伤化脓,结痂后留有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需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按前法再灸,可灸3〜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星期可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

6、灸疮5〜6星期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日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脓液黄稠)。《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瘻,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患者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灸疮的透发。灸疮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引起的化脓现象,对穴位局部能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保健治病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风湿顽痹、曝病等。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2.

7、1.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主要为动物、植物和矿物类中药。药物因病证而异,既有单方又有复方,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⑴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0.2〜0.3cm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和风

8、寒湿痹证、外感表证等。(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丿揄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