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

ID:32998705

大小:59.5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8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_第1页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_第2页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_第3页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_第4页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防坍塌技术措施研究摘要: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在隧道安全事故中占到半数以上。随着隧道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事故次数和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引起隧道坍塌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工程、人为等因素。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技术和控制措施,可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防坍塌。Abstract:Thecollapseisthefirstvitalintunnelconstructionprocess,accountsformorethanhalfofsecurityincidentsinthetunnel.With

2、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unnel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management,thenumberofaccidentsandcasualtiespresentdeclinedtrend.Themainfactorsthatcausedthetunnelcollapseincludenatural,projectandhumanfactors.Targetedtotakepreventiveandcontrolmeasurestechnology

3、canbewidelyusedintunnelanti-collapse・关键词:隧道;坍塌;防止;措施Keywords:tunnel;collapse;prevention;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093-03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玉屏至昆明段TJ-3标段,全长35.6km,投资约33个亿,是包括路、桥、隧、轨道专业在内的综合性工程。其中隧道10座/14.6km,按时速350km/h双线设计,横断面积约150m2,

4、IV、V级围岩比例高,穿越多处断层,岩溶发育,隧道坍塌风险极高。分析坍塌因素,加强综合管理,避免了隧道坍塌事故的发生。2坍塌的危害查阅以往隧道施工事故的统计和分析资料,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等事故类型占事故总数的主要部分,其中坍塌是施工过程的第一要害[1],占列隧道施工事故的半数以上。隧道坍塌所致死亡人数也是占到40%左右。坍塌的形式主要有:①掌子面坍方。如2007年石太客专南庄隧道出口的上导坑坍塌,同年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斜井掌子面左侧拱脚塌方。②软弱围岩变形坍塌、初支强度不足引起的塌方。

5、这种坍塌占多数,原因也复杂多样,多数表现为掌子面后方坍塌,如2007年武广客专高岭隧道进口掌子面后方30m处坍塌、会宁铁路亭子山2号隧道换拱时发生局部塌方等。③隧道洞口边仰坡塌方。如2006年武汉安康铁路增建二线襄胡段王家沟隧道明洞洞口上部边坡坍塌。④另外,由于局部断层、岩溶引起的坍塌也屡见不鲜。3隧道坍塌因素分析3.1自然因素隧道施工中局部地质构造变化,断裂带、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和变化;岩土中水的变化,季节性雨水的渗入,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坍塌;浅埋、

6、偏压、顶部重载道路等,也是诱发隧道坍塌的重要因素。3.2工程因素隧道施工开挖引起地质、水文变化,使岩体应力、变形重新分配和平衡,支护不足时极易坍塌。3.3人为因素对不良地质的判断不足,岩石类型虽易判断,但断层节理发育情况却千差万别,存在岩层破碎、顺层、溶洞等多种不利因素,致使设计措施不力;施工组织问题,包括不合理施工方法,施工预防措施不当,支护不及时,施工中的偷工减料,地表水处理不当,开挖进尺和安全步距过大等不利因素。4隧道坍塌预防措施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风险事件、因素进行判识,对风险程度做出判定,选

7、择合理的应对策略,制定预防措施,把具体措施落实到现场操作和岗位,做好风险的动态监控。4.1技术措施4.1.1掌子面防坍塌掌子面外凸作用引起了隧道掌子面失稳,将后方初支剪切破坏,造成隧道坍塌。超前管棚、小导管对前方土体的约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要注意根据岩土的内摩擦角、分层情况,确定超前支护的合理长度和角度;预留核心土也能起到减小临空面和反压稳定的作用。4.1.2软弱隧道防坍塌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对土质隧道大变形进行研究和有效控制。可以

8、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加固形式或组合。①双层拱架。在浅埋软弱围岩地段,尤其是水体下渗、软化土体的环境下,常有支护强度不足、拱架变形明显,此时可采用双层拱架的加强方案。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初支、拱架变形细微,整体下沉的情况不适合采用。②托梁管桩结构。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为简支梁受力体系,为提高承载力,对原设计的分开式槽钢支垫提出优化措施,改用托梁设计。有时为提高承载力、减小变形,在钢托梁上增加管桩设计,见图lo初支、拱架变形细微,整体下沉的情况适合采用。③钢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