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96337
大小:58.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面向lteipran技术实现方案和组网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LTEIPRAN技术实现方案和组网探析摘要:随着当前互联网、无线通信和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各种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层出不穷,对移动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MSTP为主的回传网络已难以适应当前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驱动下,LTE的脚步也随之而来。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LTE对承载网的需求出发,并就面向LTE的IPRAN技术的实现方案与组网架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关键词:LTE;IPRAN技术;解决方案;组网架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价值链的迅速丰富,移
2、动互联网正呈现出终端智能化、手机业务互联网以及视频高清化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也导致了移动网络流量的迅速膨胀和网络朝着分组方向的快速演进。作为移动网络的基站和设备承载通道的RAN,为适应当前差异化服务和丰富化应用的要求,在面向LTE时代的今天,其设备功能必然需要向着IP技术方向演进,以满足LTE的承载需求。1LTE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LTE接入网主要是由eNB和aGW所构成,LTE网络在此架构上,引入了两个特殊的接口即为S1和X2。其中,S1接口为eNB和aGW之间的接口,X2接口则为相邻eNB之
3、间的接口(如下图1所示)。LTE时代的移动通信网络正呈现出移动业务IP化、承载网络智能化、网络架构扁平化以及同步系统地面化等新的特征。相比于传统3G业务的承载,LTE对承载网的需求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需求承载网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可靠性随着手机业务的普及和网络质量要求的日益增加,都使得移动互联网业务日益丰富,也加剧了网络数据流量的迅速膨胀,因此需要承载网络具备迅速收敛的能力和高度的可靠性。同时由于LTE时代的到来,其接入网aGW将以pool的形式组网,且多个aGW构成一个poo
4、l,从而实现eNB的可靠接入。这也要求了承载网络RAN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以提供eNB和aGW的动态快速切换与调整。1.2承载网络应具有高扩展的带宽通道和大规模的组网能力随着当前3G、4G技术的日益成熟,都需要将无线空中接口的带宽速率进行相应提升达到几十兆甚至上百兆,根据运营实践表明,以TD-LTES111站型为例,eNB的带宽传输量至少为80〜320兆左右,基本是MSTP网络的10倍以上。这也对承载网络RAN的带宽容量和组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其容量具备足够的扩展性。1.3满足差异化和精细化
5、的服务要求随着在线音乐、互联网多媒体游戏、移动办公、手机股票以及手机游戏等业务的日益丰富,对移动通信网络在网络延时、分组丢失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承载网络RAN能够提供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动态服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运营商的效益。1.4要求质量平衡保证和低碳运营面向LTE的RAN承载网络应实现全网状连接,即在eNB端口之间增加接口X2,从而实现用户在跨基站时流量的迅速切换,且X2的流量仅为S1接口的3%,因此应适当提高aGW的网关部署位置,以保证运营中质量平衡。2面向LTE的IPRAN技术的
6、实现方案和组网研究2.1IPRAN技术的承载架构在移动通信业务中,为使业务得到良好实现,通常应在承载网络RAN中设置3层网关,其业务则由3层网络进行承载。因此承载网络RAN的组网架构主要可分为2层组网和3层组网这两个大类。2层组网主要为1G/2G语音业务,通过SDH网络接入电路方式的RNC和MSC中,此时无线回传采用的端到端的2层网络,但不能对IP的域网资源进行复用。随着当前无线核心RNC的IP化程度的日益提高,RNC-CE已经采用了基站无线回传的3层组网架构,对于不同技术承载的IPRAN技术,其
7、最根本的区别在于3层网关在回传网络位置的不同。2.2面向LTE的IPRAN技术实现方案面向LTE的IPRAN技术实现方案,所采用的为3层组网,并根据IPRAN的3层网关的终结位置而将其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组网模式,分别为以基站路由器为3层网关的方案、以城域网SR为3层网关的方案以及以RNC-CE为3层网关的方案。如图2所示,即为面向LTE的IPRAN组网层次示意图。(1)以城域网SR为3层网关的方案以城域网为3层网关的IPRAN组网,采用城域网SR为3层终结,网关以下的RAN为2层网络的通道,并由MP
8、LS-TP.IP/MPLS等技术提供支持。综合考虑到网络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和效率问题,该方案适宜于采用IP/MPLS作为接入技术的IPRAN方案。该方案的IPRAN保护方案主要为:城域网内SR之间采用FRR时下快速收敛保护,基站路由器和SR之间使用2层PW快速保护,RNC-CE和SR之间则采用e-BGP动态路由保护。采用该方案的移动业务流量,通过新型以太网2层通道逻辑进行标识隔离,并由快速收敛技术结合IP收敛以确保IPRAN接入段的可靠性与高冗余性。(2)以基站路由器为3层网关的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