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

ID:32994746

大小:59.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8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采用颊脂垫瓣修复术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颊脂垫转移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术后转归及对颊、腭部缺损的适应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缺损范围包括后颊和腭部,其中缺损最小面积为2.0cmX2.5cm,最大面积为5.0cmX4.5cmo研究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采用颊脂垫转移瓣进行修复的过程和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效果良

2、好。术后7d颊脂垫瓣出现明显的水肿,表面覆盖有伪膜,伪膜在14d内完全消失。2〜3周后,颊脂垫瓣水肿逐渐消退,其表面逐渐上皮化,2个月后再生的黏膜呈粉红色,质地光滑,类似正常口腔黏膜。结论颊脂垫瓣由于制取较为方便,操作相对安全,切口隐蔽,术后并发症较少,因而成为了修复口腔恶性肿瘤的首要方式,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关键词]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术;口腔恶性肿瘤;临床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7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9(b)-0040-03颊脂垫存在于颊间隙中,其后侧为腮腺与咬肌间隙,

3、外侧为表情肌与颈深筋膜,内侧为颊肌[1]。颊脂垫由四个突起及体部组成。研究显示,早在1802年,就有国外学者Bichat对颊脂垫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到1977年,颊脂垫仍旧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解剖结构[2]。随着口腔医学的迅猛发展,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治疗口腔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因而颊脂垫大范围的应用到了口腔肿瘤的治疗中[3]。本文选择在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治疗的30例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用颊脂垫转移瓣修复患者肿瘤切除手术后颊、腭部

4、组织的缺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治疗的30例颊脂垫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3〜69岁,平均(53.2±3.1)岁。患者术前诊断为:鳞状细胞癌22例,肌上皮癌4例,疣状,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患者原发的病灶部位为:颊部10例,磨牙后垫区6例,硬腭及上颌结节区6例,翼颌韧带区4例,软腭区4例。患者颈淋巴清扫20例,在术中同时切除上、下颌骨部分的10例,缺损最小的患者为2.0cmX2.5

5、cm,最大的患者为5.0cmX4.5cm。采用术前化疗的患者有16例,术后化疗的患者10例,术后放疗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分别随访6个月〜6年的时间,因肿瘤复发死亡的患者2例,术后无法联系的患者2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30例研究对象行修复颊脂垫转移瓣修复,并进行效果比较。1.2.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需进行完善的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特殊检查应包括肿瘤区的CT、MRI检查,患者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腹膜后肿块、胆胰脾、颈部淋巴结与领下行B超检查。

6、检查患者肿瘤周围的组织关系,判定其肿瘤侵犯的范围[4]。1.2.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经鼻或口插管全麻稳定后,按照术前的设计的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做口外切口或口内切口。患者恶性肿瘤边缘1.5〜2.0cm处作为切口,切除肿瘤。患者术前CT显示,肿瘤侵犯至上下颌骨者,应同时切除患者部分上下颌骨,对于软腭、颊部的鳞状细胞癌以及存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硬鳄癌,用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在手术中在冰冻提示阴性后,创面应充分的冲洗并止血。颊部病变的患者,则应从颊侧后缘分离颌骨外侧壁的颊肌上附着,暴露颊脂垫,小心提起其前部,并将其延长至于创面

7、形状相吻合,保证其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缝合[5]。1.2.3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在术后均需进行补液、止血、抗炎的治疗。所有患者均未用特殊药物或扩血管药品对其进行治疗。患者术后需鼻饲流质或进食流质,进食流质1周后,应用咲喃西林漱口液漱口10d以上,患者在术后14d应进行张口训练[6-7]。1.3观察指标在术后随访中观察患者颊脂垫瓣的肿胀程度及色泽,参照周围正常黏膜,评价其上皮化程度,并且测量患者最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离作为张口度。1.4评价指标以患者最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离作为张口度”按临床张口受限分度标准:①轻度张口

8、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可置两横指,>2.0〜2.5cm;②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可置一横指,1.0〜2.0cm;③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0cm以内;④完全性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由于临床普遍认为张口度在2.0cm以上者,对进食及生活质量影响不大,故本研究以3.0、2.0cm作为张口度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