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郭村煤矿锚杆-锚索梁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郭村煤矿锚杆/锚索梁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探究【摘要】为了控制郭村煤矿12041上顺槽5#段巷道变形量,保障巷道通风、行人、运料和管路敷设等生产需求,从而保证工作面顺利回采,郭村矿采用"全断面锚杆+W型钢带+锚索梁联合支护”技术,形成有效实用的围岩控制体系。【关键词】巷道变形;围岩;全断面锚杆+锚索梁联合支护1引言郭村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在工作面底板开掘底板岩石集中巷,用于工作面回采时辅助运输、通风、行人和管路敷设等。煤层大部分地段遇到水后底板较软,煤体呈黑色粉末状,属“三软煤层”,易造成支柱钻底、支架变形
2、,对回采及支护有一定的影响。12041上下顺槽使用U型钢棚支护期间,巷道受侧压及顶板压力影响变形较均匀;巷道变形以柱腿钻底(底鼓)+U型钢棚整体收缩为主,柱腿钻底量在1.5m左右,巷道断面积由15.6m2收缩到7m2左右,面积收缩量在40%〜55%之间。12041上顺槽5#段设计长度107m,沿煤层直接顶细粒砂岩掘进。郭村煤矿12041顺槽在掘巷期间就发生过较大变形,后期受采动影响剧烈,断面收缩非常明显,影响通风、行人安全及顺层钻孔施工,需多次翻修,严重影响了12041工作面回采的正常进行,增大了支护费
3、用和管理费用。本文拟采用沿顶掘进"全断面锚杆+W型钢带+锚索梁联合支护”技术来解决巷道变形的支护技术难题[1-2],为三软煤层巷道提供了新型支护技术手段,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减少返修次数。212041上顺槽5#段锚网索喷巷道支护2.1“十”字断面法受采动影响,巷道围岩压力增大,巷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破碎区范围较浅部开采要明显增大。如支护强度不够,支护技术与参数不合理,则巷道维护将十分困难。在试验巷道采用十字布点法、顶板离层观测仪等测试仪器及方法观测围岩变形、位移、离层和锚杆受力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如图1
4、所示),确定巷道围岩结构活动状况和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和范围等,并可运用观测反馈信息调整支护参数,优化支护工艺。图1“十”字断面法示意图2.2具体实施方案(1)支护方案设计初喷:两帮刷够尺寸后即进行喷浆,喷浆前应处理活歼,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煤壁,喷层厚度30mmo顶部支护:从顶板正中位置开始依次向两侧全断面布置锚杆配合钢筋网+W型钢带联合支护,采用托盘固定。顶部铺设一层点焊钢筋网,顶部两侧钢网折成“L”型与帮部钢网搭接,在网片“十”字交叉处均使用双股铁丝连网;顶部用一副钢带。两帮支护:巷道帮部采用锚网喷+
5、锚钢带双层支护。巷道帮部围岩揭露后,采用喷射轻进行封闭。第一层支护采用锚网喷支护;第二层支护采用锚钢带支护;第三层支护采用锚索梁支护。(1)巷道变形监测1)矿压监测设置数目及监测仪器开始施工50m时便设测站,试验巷道共设2个测站,特殊地段加设。2)巷道围岩表面移动监测监测器材:巷道围岩表面移动的监测材料使用0.5m木桩,木桩嵌装在巷道两帮,外露50mm,端头钉一颗大头铁钉。安装时间:位于两帮的木桩必须在巷道掘进完毕后立刻进行安装,并进行初始量测记录。安装位置:监测巷道两帮表面移动的木桩安装于两帮腰线处,
6、两木桩须保持水平;监测巷道顶、底移近的木桩位于巷道中线偏北600mm位置,中线、两排锚杆的正中处。安装数量:每10m-个观测断面,每断面需安装3个专用木桩,共30根木桩。3)顶板离层仪监测的安装顶板离层仪用来监测巷道两帮围岩运动。本文利用LBY-3双基点锚固顶板离层观测仪进行巷道围岩内部各点位移监测。如图2所示,共设2.4m,7m两个测点。图2顶板离层仪多点位移计的安装时间为安装巷道表面位移测点的下一断面。在顶板锚索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安装。安装多点位移计的钻孔应保证角度平直,位移计内的钢丝张拉充分,初始
7、读数位置必须归零。顶板离层仪安装于巷道顶板、两排锚索的正中间处,两帮须保持水平;监测巷道顶板岩层运动规律的多点位移计安装位置为位于巷道中线、两排锚索的正中处。本次测站共设三个测点断面,每断面安装一套顶板离层仪。3巷道变形测量数据与分析巷道目前平均宽度3100mm(设计宽度4600mm),下帮平均高度1600mm(设计高度2200mm),从现场情况及巷道表面相对位移量观测数据分析。(1)顶板方面,巷道安装顶板离层仪读数无变化,说明直接顶与老顶未发生离层,腰线至顶板最大移近量385mm,最小58mmo(2)
8、帮部情况,上帮最大位移量980mm,最小位移量409mm;下帮最大位移量820mm,最小位移量510mm。(1)底板相对位移量因落底次数较多,未进行观测。截止到8月6日,上帮累计总变化量平均为627mm,下帮累计总变化量平均为480mm,两帮总变化量平均1107mm,巷道总宽在3100〜3500mm之间;顶板总变化量平均为227mm,期间巷道落底三次,累计落底量约2000mm。从现场情况及巷道表面相对位移量观测数据分析,目前巷道上帮变形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