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8950
大小:72.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分析丘伟阳(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黄村镇卫牛院广东河源517569)【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
2、间缩短,血脂指标得到较大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67-02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脏病变所致⑴。临床症状常伴有乏力、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并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急性心悸梗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对6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
3、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各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5-82岁,平均(61.2±7.8)岁。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3・80岁,平均(59.6±8.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剂、硝酸盐、扩血管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0m“次曲美他嗪治疗,3次/d。观察
4、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0mg/次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1.3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常规血压及心电图检查;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变化。1.4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胸痛、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心绞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及发作次数减少。(3)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5、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珀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表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60312491.67%对照组6020231771.67%2.2两组血脂改善变化比较治疗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mmol/L)组别例数TCTGHDL-CLDL-C治疗组602.3±0.11.3±0.20.7±0.11.6
6、±0.2对照组603.3±0.21.8±0.41.0±0.12.0±0.33讨论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结构及功能异常造成的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脂质代谢的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某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常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血液处于高凝、高粘状态,极易形成微血栓及(或者)血栓,进而使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所以,冠心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改善血脂水平。他汀类药物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抗
7、凝及降低血液黏稠度功效,可激活纤溶,扩张冠脉,改善冠心病血液流变学。阿托伐他汀作为临床上一种全合成他汀类降血脂的新型药物,是-•种典型的3■瓮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它的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患者肝细胞内的甲戊二酰基辅酶A(HMG—COA),减少HMG—COA向甲基二氢戊酸的转化,使外周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患者体内血清中的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直接相关,并引起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的作用,其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使血液粘稠度降低,减少血栓形成。曲美他嗪是一种3
8、■酮烷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其通过优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