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

ID:32972434

大小:58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_第1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_第2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_第3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_第4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地理人教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附答案)$8479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规范练13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规范练第26页  (2018吉林沈阳调研)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向斜谷地,乙—背斜山地B.甲—向斜谷地,乙—向斜山地C.丙—向斜平原,丁—背斜山地D.丙—背斜平原,丁—向斜山地2.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的岩层是(  )                   A.①B.②C.③D.④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甲地为向斜谷,乙地为向斜山。丁地是变质岩,断层上升形成的山地,既不是背斜也

2、不是向斜。因此,B正确。第2题,①为变质岩,②为页岩,③为石灰岩,④为砂岩,溶洞可形成在多水的石灰岩中,因此,C正确。(2017北京海淀期中)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3.图中(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4.图中区域(  )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导学号73580114〛

3、答案:3.D 4.D解析:第3题,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⑤主要是岩浆喷发形成山地,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所以D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为喷出岩,而花岗岩为侵入岩;c处位于断层处,不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D正确。(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第5~6题。5.该地海岸沙丘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水堆积作用北京天梯志

4、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D.冰川堆积作用6.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要风向可能是(  )A.西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南风C.南风—北风D.东风—西风答案:5.A 6.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沙脊等,这些地貌主要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项A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新月形沙丘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故选项B正确。(2018广东惠州调研)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

5、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7.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A.径流量大B.来沙量少C.盐度高D.水位低8.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向外海推移B.高度降低C.外坡受侵蚀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D.体积增大9.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利于海水自净B.增强航行安全C.阻碍鱼类洄游D.不利泄沙排洪答案:7.A 8.C 9.D解析:第7题,径流量大、流速快的河流所携带的泥沙颗粒大,甲时期河口处为粗泥沙,而乙为细泥沙,说明甲时期河口径流量大,A正确。第8题,从图

6、中可读出,由甲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C正确。第9题,拦门沙阻挡河水流入海洋,不利于泄沙排洪,不利于航行安全,对海水自净和鱼类洄游影响不大,D正确。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下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10.干旱

7、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  )A.干旱区人类活动少、开发少B.干旱区流水作用弱C.湿润区河流落差小D.湿润区冲积扇面积小11.干旱区绿洲易出现在(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12.横断山区冲积扇易发生(  )A.渍涝B.台风灾害C.旱灾D.泥石流灾害答案:10.B 11.A 12.D解析:第10题,在冲积扇形成后,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物主要留在山口处,故冲积扇形态更显著。第11题,主要从冲积扇的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状况考虑。根

8、据沉积分选作用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冲积扇扇缘土壤颗粒小;冲积扇地形是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故选A。第12题,横断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不易发生旱灾),且地势落差较大(不易发生渍涝),冲积扇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该地远离台风源地,不易发生台风。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