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D:32962175

大小:54.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O屈超辉(开江县任市中学开江636200)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的工具,而且数学教育培养学牛的创造素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数学教育改革应把学牛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度上,用以指导数学教学实践。新的一能课改开始后,对《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学内容作了部分删减和调整。只有我们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数学教育的阵地,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木次新课改的目的。木文就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应注意

2、的几个问题做一些探讨。一、不要违背课程标准。常见的违背课程标准的现象有如下一些情况:(1)打乱模块顺序,否认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普遍认为,模块2中综合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两大块内容,高一学牛难以接受,模块3中概念性的知识太多,算法等新增内容也比较陌生.所以出现一些学校把这两个模块移后教学.人教社关于模块教学顺序的调查可以看出,严格按照模块12345组织教学的不到1/2.但是,一些打乱模块顺序教学的学校,也有一部分在后来的课标教材实验中,回归到正常模块顺序教学的轨道.(2)调整个别教学内容.例如,在模块1中学习集合的时候,常

3、常把模块5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移到这里教学,理由是学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后,可以解决许多集合问题及函数定义域的问题.(3)增加某些教学要求.例如,在模块3中学习古典概型时,补充了计数原理还觉得不够,甚至把排列组合的计算也补充进来,我们查阅《课标》可以知道,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只针对理科学牛(选修2系列)才有要求,文科学牛(选修1系列)不作要求.(4)删减个别内容和降低要求.二分法、三视图、算法、框图、统计案例、积分等新增内容比较陌生,部分老师学习起来也感到困难,数学应用建模的难度偏大,这些原因都导致放弃一些内容或者例题•又如算法

4、中算法语句,不同版本的教材所选择的编程语言不同,大家预测高考只能涉及到程序框图的考查,所以减少了算法语句的课吋,课标中学习算法语句及算法案例的初衷是体会算法思想,我们却背道而驰.二、有效研究教材衔接,适时适度补充内容:1.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初中阶段属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侶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难度、深度与广度,数学的研究多以常量为主.而高中阶段新课标的实施,在学习方式上有较大的变革,在学习内容上相比初中是一个大的飞跃,研究的内容包含字母、变量等抽象的知识,在计算、推理、分析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好

5、初高中的衔接,首先需要抓好学法的指导,其次在教材处理上下一点功夫,估计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难以接受的内容,可以低起点、多梯度地组织教学.在教材内容上,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导致有些知识脱节.如初中的因式分解没有了十字相乘法,乘法公式的学习仅局限于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减少了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公式.根式的学习中,也缺少了分母(子)有理化等研究,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也减去了.平面几何中更是减少了许多内容,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的四心,圆中的有关性质及比例线段等.而这些初中未学的知

6、识,在高中将要用到,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一种做法是编写补充读本,在高一学期初安排吋间先把补充读本讲授,在全面、系统的准备下,从容迎战新课程的学习•另一-种做法是在需要的时候再给予补充,例如,模块1教学中,研究的单调性问题,则把一些乘法公式补充进来;模块2教学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则详细讲授1〜2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补充进来.实践证明,需要的时候给予补充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教者必须明确,哪些地方需选用一些什么例题或习题,补充进来一些什么内容。三、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的转变。新课程标准下数

7、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之间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方的,而不是单向的。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

8、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师提岀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