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60166
大小:60.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和思索【摘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战略,节能减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文章从国内水泥工业的现状出发,分析水泥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健康运行贡献一份力量。【关键词】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426.71;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9-914X(2013)35-379-011、国内水泥工业现状分析1、水泥产量、消耗量稳居世界前列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地位更加显著。2010年,国家水泥产量高达18.68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2011年我国建筑等行业出具数据测算显示水泥消耗量占世界首位。2、基本完成产业技术结构调整2000年以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型的干法水泥生产逐步代替了原有的落后的生产工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等传统方式逐步退出水泥产业,这种新型技术进行水泥生产具有规模大、
3、能耗低、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受到国家与企业的大力推崇。3、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国家生态文明观的积极倡导,政府部门的生态技术推行与监督,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逐步增强,水泥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水泥工业在近几年的年节能总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达3亿吨、年减少粉尘排放近1500万吨,可谓在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坚持走生态文明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2、国内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存在问题近年来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措施的推进,水泥产业节能
4、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水泥工业属于高消耗传统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水泥工业每年消耗石灰石的数量约为11亿吨,每吨水泥熟料锻烧消耗热能约为3200kj/kg,加之生产过程中所需使用的设备、电机、风机耗费电力等,每生产一吨水泥需要消耗电力llOkwh,作为传统生产产业,消耗量巨大是其特点之一,而通过能源代替、技术创新改变这一局面成为研究与探讨的重点。2、产能过剩现象存在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立窑等传统生产工艺逐步被取代,新型
5、干法水泥生产受到人们追捧,投资一度进入火爆状态,然而据2010年国家经济期刊的报道,在我国大部分省市,水泥产业投资过热带来了产能过剩,新型干法已无继续发展的空间,只有少数西部边远地区具有可塑性。产能过剩不仅浪费资源、能源,而且影响一个产业的正常运行,造成经济损失与环境破坏巨大。3、污染物不断肆意排放回顾2000年以来的水泥工业发展进程,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减少,但仍不能符合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国外水泥产业的排放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大气的影响是水泥产业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氧化碳、粉尘、二氧化硫等物
6、质的排放都会影响大气质量,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有序运行。东部沿海地区的酸雨,华■■■北、西北一带的沙尘暴天气都与水泥产业污染物的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向大气排放的粉尘颗粒高达1330万吨,这一排放度是国外排放量的15倍,可怕的数据提醒我们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天空一片纯净,让人们生活在蓝天绿水下。3、国内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措施探讨1、全面落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自2000年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盛行,其技术指标与排放标准都基本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更换设备费用较高,部分水
7、泥企业未进行更换,各地市必须按照国家发改委与省市签订的责任书,逐步淘汰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全面排查,重点监督,确保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得到落实。在水泥生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干法水泥生产可比立窑生产节省约25%的能耗,这两种方法是有天壤区别的,所以要积极推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在企业中的利用。2、减少熟料投放,提高熟料质量水泥由熟料、石膏、混合材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粉磨形成,其中熟料可利用工业废渣、天然火山灰等二次能源替代,这样可以减少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保护大气环境。例如2010年我国
8、水泥生产中少消耗熟料约2亿吨,由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亿吨,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不断提高熟料质量与加快科技创新,尽早实现保证熟料质量可靠与可替代度高的物品研发尤为关键。3、加强余热利用“十一五”规划以来,加强推广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得到社会广泛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