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护理付艳霞王丽丽徐月(苏州解放军100医院内三科215000)【摘要】目的总结62例获得性依赖维牛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62例获得性依赖维牛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采用静脉给予维牛素K120〜240mg/d治疗,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62例获得性依赖维牛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经治疗和护理随访12个月,接受长疗程维生素K治疗后的患者无1例复发,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获得性依赖维牛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釆用静脉维牛素K1治疗及对症护理是有效的。【关键词】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
2、因子缺乏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87-01维生素K缺乏或利用障碍会导致活性因子II、训、IX和X减少,代之合成无γ-^基化的异常维牛素K依赖因子,称之为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PIVKA)卜]。这种蛋白缺乏Ca2+的结合位点,不能通过Ca2+与磷脂表明结合,因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自发性全身出血。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临床并不少见,近3年来我院共收治了62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患者资料:自2008年2
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了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中位年龄40(10〜77)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表现,9例患者仅表现为鼻I®,13例患者仅表现为血尿,其余患者均表现为全身性击血,其中1例皮肤、黏膜出血,血尿2周后误诊、误治到我科时发展到颅内出血。1.2治疗方法:7例华法令过量患者仅停用华法令并注意监测凝血像,其他55例均采用静脉给予维牛素K120〜240mg/d,其中51例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后改为30〜60mg/次,每周2〜3次,总疗程为1〜1年余,余4例接受大剂量维生素K4(
4、60〜240mg/d)口服治疗。此外,有12例患者在出血早期曾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3例接受过血浆输注。随访1〜3个月,无1例患者临床出血复发,复查凝血指标亦基本正常,成功治愈。2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不明原因全身性自发性出血,思想上焦虑、恐惧害怕自己得了重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我们应向患者耐心详细交待病情、预后,使之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2出血护理2.2.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全身各部位岀血倾向,特别是神志、瞳孔的变化一旦岀现异常可提示有颅内岀血征兆。2.2.2出血部位的护理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
5、子缺乏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临床表现,如皮肤粘膜瘀斑,口腔粘膜出血,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我们应限制其活动,多卧床休息以防再次出血,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软食。避免口腔黏膜擦伤,保持口腔卫生,餐前后可用冷的苏打水含漱,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嘱患者不要用手挖鼻痂,可用液体石蜡油滴鼻,防止黏膜干裂出血。粘膜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嘱勿紧张,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或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患肢,以减少岀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促进止血。避免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尽量少用注射药物,
6、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2.2.3药物不良反应获得性依赖维生索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在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治疗吋,应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同吋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若出现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现象应及吋通知医师处理。3讨论本病根治办法在于仔细查找并除去病因,但我们及王迎等⑶的结果均显示原因不明病例占首位,因此治疗上只能补充维生素K,综上所述,非婴幼儿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多数原因不明,容易误诊、误治。患者出血程度、出血部位不同,最常见的出血症状为血尿,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因失血而并发贫血,
7、因此护理上要严密观察全身各部位出血倾向,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观察用药后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WinckelMV,BruyneRD,VeldeSVD,etal.VitaminK,anupdateforthepaediatrician[J].EurJPediatr,2009,168:127–134.[2]KapadiaRBonaR.AcquireddeficiencyofvitaminK-dependentclottingfactorsduetobrodifacoumingestion[J].ConnMed,2008,72:207
8、-209.[3]王迎,杨仁池,薛艳萍,等.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0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