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

ID:32951005

大小:54.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_第1页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_第2页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_第3页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原地区造林林粮间作对林木速生丰产观摘要:林粮林草间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实践表明,草木樨和大豆不仅具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力的显著作用,而且因有根瘤菌,可以固氮。所以,林粮林草间种,除收大豆直接受益外,还可在土壤瘠薄的平原地区,大面积提高土壤肥力,明显地促进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高粗生长,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关键词:平原地区;林粮间种;效益中图分类号:S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94-1平原地区造林幼林生长速度快慢关键在于对幼林地除草松土和掰牙、防虫等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除掉杂草,排除杂草是幼林生长的关键。幼林地里间种农作物,对杂草的生长起到了

2、抑制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并在短期内收回了造林投资,更促进了幼林的快速生长。为了观察林粮间种的效果我们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做了观察和对比。实验证明,幼林地里间种粮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我们在村里林业专业户二十五亩新植的杨树幼林地里,进行了不间种、间种大豆、间种谷子三项实验对比。经过幼林地里不间种、间种大豆、间种谷子三项实验对比。经过一年的观察和总结研究,其结果是:在二十五亩杨树一年的观察和总结研究,在二十五亩杨树幼林地里间种十亩谷子,一亩大豆,一亩不间种。到九月中旬观察,间种十亩谷子和一亩不间种的,幼林高生长均为二米,地径均在一公分以上;间种大豆的幼林高生长平均

3、为一米半,地径均在0.9公分左右。在幼林地管理上三种办法是同等的,二十五亩地施底肥土粪30车,施二鞍300斤,六月下旬普遍追一遍肥,施硝铁400斤,同样进行了三铲三趟。但从林地清洁情况看,间种谷子的十亩地、间种大豆的一亩,林地里无杂草,这说明幼林地间种农作物,不仅增加收入同时对幼林当年生长,由于有效果的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并有利拉动幼林苗二年生长和减少工时费用,间种农作物是幼林管理,既经济又实惠的办法。也可以肯定平原造林,林粮间种,是必不可少的办法。经过一年的探讨,间种的作物,只要不是高颗作物,第一年还是不间种大豆为宜。因为间种大豆作物的林地,幼林长势明显不如间种谷子。实验证明原因有三点:

4、第一点是大豆的根瘤夺取了空中地下的氧又贮存起来,从而影响了幼林树对氧气的吸收而减少了营养。虽然有通风透光的条件而主要营养却被大豆把持过去,所以对幼林树生长不利;第二点,时间进入六月中旬,大豆叶片逐渐开杈已经遮盖了林地阳光,使地温过早降低,也影响了地温过早降低,从而影响了幼林树的生长;第三点,大豆地是金龟子寄生的有利场所,金龟子在地下活动,危害了树根。第二年金龟子成虫在地上活动时也对幼林树危害,特别是吃新增嫩叶,严重危害幼林。综上所述,幼林地里是不宜间种大豆的。这是初步观察,尚有待继续探讨。间种谷子是比较合适的,谷子是和幼林树等高生长的作物,已有的试验地,为了不使谷子对幼林遮风挡雨,采取了

5、控制谷子早生长,待幼林树成活放叶,生长时播种谷子,这样谷子由春到秋始终赶不上幼林树的生长,种植谷子最为有利。2011年,在幼林地里做了间种高颗作物的大胆尝试。在二十五亩地里普遍间种玉米,这时幼林树木长高至2米,为了使玉米不影响幼林树木生长,同样采取了玉米适时晚种的办法,以及对幼林树的枝叶进行了修剪,在种玉米的同时,进行了适时的施肥、翻地。玉米的高度一般为1.5〜2米左右,这样幼林地树木从春天到秋天它髙度始终高于玉米,经过观察互不影响各自生长,特别是还抑制了地里杂草的生长,地干净整洁更为鲜明,对幼林地上树木的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观察,在这二十亩幼林地里,植树当年,林粮间作,打谷子30

6、00斤,打黄豆400斤,价值7200元,当年造林投资8000元,通过林粮间作弥补了百分之九十的投资,还剩谷草4000斤,足够一头牲畜吃一年。第二年间种的玉米产量11500斤,价值15500元,除去化肥、种子费用还能剩余10000多元,特别是幼林树木得到了及时和细微的管理,生长迅速,再经过以后的加工管理,既能实现速生丰产的目的又能使林地得到充分的养分和肥料,清洁了林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作者简介:王振跃(1963-),男,汉族,吉林省梨树县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