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43814
大小:5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新民油田合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民油田合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探究[摘要]本文以层内、层间、平面剩余油分布研究为基础,研究分层储量、分层剩余油、分层注采关系、隔夹层状况,从而确定分层注采矛盾,进而对注采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制定了注采结构调整对策,开展多种方式的调整试验,形成科学合理调整注采结构的配套技术。[关键词]低渗透水驱结构调整新民低渗透油田历经20年注水开发,层间平面矛盾突出,剩余油高度分散,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水驱效果变差。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驱采收率,必须对注采结构进行研究,开展层内、层间和平面的注采结构调整工作,使剩余油得到有效动用。1新民油田注采结构调整前的现状新民油田
2、储层渗透率低,基质渗透性差,裂缝影响较大,统计显示目前225口含水大于75%的油井,裂缝性含水上升占71%,同时平面上方向性明显,单侧及双侧含水上升井占74%。平面非均质性强,造成注水波及体积减少,大量地质储量不能有效动用,一是表现在方向性水淹造成高含水井本井采出程度降低,二是造成能量损失,干扰临井。据统计,目前平面受干扰井94口,年回归递减率29.2%,递减法累计影响产油2.4万吨。2需要解决的问题(1)分层动态剩余油的开发(2)注水层段定性划分(3)完善地下砂体井网(4)针对性定量化调整(5)细分层注水(6)注采结合改善剖面结构3合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研究
3、3.1分层动态剩余油研究通过评价各层的储量、采出量,就可以量化剩余油状况,高含水主力层采出程度已经很高,不再是剩余油主要富集区。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主力区块还是差区块,主力高含水层仍然是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层。只是其它砂组的剩余油比例再增加。3.2注水层段定性划分把层段定性划为加强层、控制层、不需注水层和维持层四种类型。加强层是指需要保持压力上升速度的注水层段,主要包括低压潜力层,措施改造层,停注补水层等;控制层是指目前需要控制注水的层段,包括高水洗层、见效风险层、高压注水层、高注采比层等;不需注水层是指无产出层、不连通层、套变层等不需注水的层段;维持层是指有一
4、定产出需要保证目前压力恢复速度的层段。3.3完善地下砂体井网各层段的剩余油结构及调整原则确定后,首先要对其进行井网完善,保证水驱储量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层间平面结构调整的目的。3.4针对性、定量化方案调整技术;压力、注采比和见效关系,前瞻性调控165口井,日注水调减1010方,使压力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含水上升风险,日产油上升3.0吨,含水稳定;对累计注水量高且产能低的一砂组,进行预防性调控19口井,调减100方;对局部、单点、单层高含水井开展六种形式周期注水,规模实施82口井,日产油上升10吨,含水下降7个百分点;主控老水井大周期停注加强新方向
5、注水,改变水驱方向,大周期间注34口井,日增油5.7吨,含水下降10%。3.5细分层注水技术;细分层主要有几种,一是水淹层与非水淹层;二是见效层与非见效层;三是吸水层与不吸水层;四是套变控制层;五是层内夹层上下;通过调整工具结构,引进电磁定位,引进长胶筒封隔器,形成了细分层技术。3.6注采结合改善剖面结构技术通过分析无效水的形成原因及干扰程度,釆取注采结合方式效果较好。一是通过水井减水配合调剖形式,即减弱水淹方向强度,同时避免其它方向水淹;二是水井减水配合油井控制流压方式;三是堵水配合减水,达到平面结构调整的目的,四是油井弱势方向压裂4应用效果3.1精细注采
6、调控调整283口井,日配注水量由6312方减少到4276方,减少了2036方。全厂月度注采比由3.6下降到3.0。3.2治理无效水循环采取溢流法找堵水,攻关桥塞法堵上层水,施工10井次,日增油8.6吨,日减少无效水70方,由于存水率提高,周围油井递减减缓,日增油6.6吨,两个剖面得到改善。调整21井次,减少注水量1.2万方,减少无效水3285方。4.3压裂改善注采关系特低渗储层缝网压裂。民36区块实施5口井,其中2口加生物酶,1—10月累增237吨,目前日增2.8吨。提升0.4吨,总体效果显著。4.4完善地下砂体井网2011年重点完善地下井网,对断层和砂体控
7、制不完善区域转注18口井,增加水驱控制储量74万吨,新增水驱方向46个,提高产油能力7.7吨,年内增油751吨。4.5优化产能区注水方案2011年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油藏研究,取得堑内找油突破,东西向见效明显,南北向见效慢民40—7—2、民40—11—4、民40—15—2、民40-23—2水井投注一周,东西向油井产量、液面上升,功图变好。4.6注水工程技术突出重点,完善技术,满足修井分注需求,开展民9区块集中治理,小修11口水井,新增分注层段14个,分注率提高了9.4%,解决了区块分注方案难落实问题,地面多层分注,2010年实施12口井。5结论通过水驱运动
8、规律研究制定了中含水期注水技术对政,做了重大调整,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