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32182
大小:60.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体会: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与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体会: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与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合集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体会: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体会: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放眼现在的和平社会,我们幸福无比;回首过去的战争岁月,我们感动万分。近代史上,曾有多少次、多少列强来侵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奋起反抗,但又一次次失败,并且还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为了中国四万万民众的生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了不屈的抗争。特别是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一
2、一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期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历时两年,纵横十二个省,占领六十二个城市,翻越十八条山脉,渡过二十条河流。这些都是自然险阻。我觉得更为伟大的是战胜了党内的分裂危机和国民党的高级武装装备。战胜这些靠的是什么?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什么?是特别能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特别能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特别重求实的独立自主创新胆略;特别讲团结的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长征胜利后,毛主席曾说过:“长征是历史上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是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不没有
3、的。”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长征精神没有过时,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在心。然而,当代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懂得长征精神的真正内涵。比如,生活上他们比吃比穿,学习上却不求上进,对待班级体中的有益的活动不是讲团结拼博,而是马马虎虎对待,等等。试问一下,这样的举动,这样的行为对得起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吗?丢掉了长征精神,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路又在哪里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将永远陪伴我,伴我健康成长。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一)
4、长征胜利70年了。1934年10月的赣南,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从于都河边出发,迈开双脚,历经艰险,在重兵追堵中一走两万五千里,走到陕北,走向民族救亡前线,走出中国革命新局面。无论当时还是今天,这个历程都被许多人当作一个“谜”。是什么让这支队伍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什么照耀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将一段千难万险的艰辛路途,化为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为着这个谜,70年来探询者不绝。20世纪30年代,无数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奔向黄土髙坡,宝塔山下聚集起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1936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怀揣80多个问号走进陕北,让世界知道了《红星照耀中
5、国》;48年后,他的同行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再次寻访那个“前所未闻的故事”;21世纪的今天,一批批中国青年沿着红色之旅叩问往昔风雨。长征是什么?它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伟力与真谛?作为后人,我们又该如何与70年前的那次伟大征程对话?(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长征的起步,并非高歌猛进而是被迫突围。它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它是在国民党当局对苏区进行大规模“剿”,党内出现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
6、机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的舆论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o国民党也认定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长征就是这样一个“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生死抉择,而红军就是在去向渺茫的“绝路”上获得了新生。这是民族精神史上的不朽丰碑,是坚强意志、革命勇气的传奇。悬殊的敌我力量、恶劣的自然环境、严峻的党内斗争,历史将三重考验一古脑抛给这支年轻的队伍。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峡谷激流,雪山沼泽,鸟飞不下,兽铤亡群;教条主义桎梏,分裂主义挑衅。两万五千里,步步是险境、处处关生死,红军在难以想象的艰险中克关
7、夺隘,绝处求生。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以弱胜强、挑战极限的奇迹。《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罗列了一些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数字:中央红军在367天的长征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两万五千里路程上,只休息了44天,日均行军74里……各路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皮带充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激战独树镇……十多万红军指战员血洒征途,前赴后继,汇成一股势不可当的铁流。目睹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和惊天逆转,甚至连敌人都不得不感佩。1936年10月,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陕北,蒋介石喟然长叹
8、:“六载含辛,未竟全功。”毛泽东同志豪迈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