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

ID:32929694

大小:55.7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_第1页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_第2页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_第3页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和相应找矿潜力研究[摘要]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寻找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新思路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小秦岭金矿勘查区地质矿产的特征以及相应的找矿的潜力分析。[关键词]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矿产特征找矿潜力分析[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7-63-11小秦岭金矿勘查区的地质矿产特征1.1地质特征石英脉型金矿是小秦岭金矿田主要的金矿类型。根据矿脉空间分布特征分为3个矿脉密集带(简称矿带),即中矿带、北中矿带、北矿带。中矿带:位于老鸦岔主背形

2、轴部,呈近东西向展布。矿脉密集,成群成带产出,按产状特征总体上分为2组,一是向南中等倾斜(斜角40o-50o)的脉组,如S505-S60矿脉,长约16km,控制了文峪、杨碧峪等大型金矿床,S507-S9矿脉,长约8km,控制了东闯、老鸦岔、金碉岔等大中型金矿床;二是向北缓倾(20°-30°)脉组,如S201、S202、S203、S308等矿脉,控制了四范沟东、西段及淘金沟等大中型金矿床。北中矿带:分布于七树坪-金渠沟-黑峪子一带,呈近东西向沿七树坪次级向形展布。矿脉总体上分为2组,一是南倾脉组,主要矿脉有S875、S846、S845矿脉,控制了红土

3、岭、金渠沟等中小型金矿床,其次是出露于向形西端南翼出岔沟脑一带的S8201矿脉,控制了出岔沟中型金矿床;二是北倾脉组,主要矿脉有S303、S304、S305、SI、S2、S3等,控制了桐沟、黑峪子等中小型金矿床,此外还有北东向S1002矿脉;控制了和尚帽矿床。北矿带:分布于五里村-闾家峪-竹峪-荆山峪一带,呈近东西向沿五里村次级背形展布。矿脉总体上可分为2组,一是向北缓倾的脉组,如F5、F6等,控制了大湖、竹峪等大中型金矿床;二是向南中等倾斜的脉组,如SO、I、II、IILS952、S190等控制了马家凹、藏马峪、焕池峪等中小型金矿床。1.2矿产特

4、征小秦岭地区的矿产以金为主,黄铁、共生钮、铅、伴生银、鹄、硫等;自然金主要呈巨粒-细粒的粒状、不规则状、脉状、叶片状,以裂隙金、晶隙金和包体金的形式嵌布于黄铁矿、方铅矿、石英等载金矿物中。金的成色一般为700-900.矿石结构主要有中粗粒自形-半自形结构、中细粒它形晶结构、似斑状结构、交代结构、充填结构、包含结构和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条带状、细脉状、浸染状、团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块状、星点状、斑杂状和云朵状构造。成矿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与金矿化较为密切的是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它们的组合黄铁

5、绢云岩化。小秦岭金矿是在伸展构造体制下,提供有利物化条件及合适构造层位的基础上,挤压体制再次活动促使矿体进一步富集,即构造反转成矿。2矿脉找矿潜力的分析(1)小秦岭地区太华群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达1500km2,总体呈一复式背形构造,核部位于灵宝的老鸦岔一带,在太峪口以西向下侧伏。作为金矿源层太华群下基底岩系在陕西应是隐伏于地表之下尚未剥蚀出露。据研究,本区太华群变质杂岩核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其向下延深是肯定的,并得到了物探资料的证明:该区重力异常是由太华群引起的,对重力异常的研究和下延深的计算表明,太华群下延深度为4.7

6、〜13.5km,陕西省区域地质中称太华群厚度大于5000m,有关资料中称太华群总厚度为7.8〜13.6km。这就说明,至少4.7km的深部还存在太华群,也就存在找到金矿的可能性。(2)小秦岭矿脉规模及矿化深度:本区金矿受构造带控制,这些构造带也称矿脉,属于壳型剪切带。据研究壳型剪切带的一般特征是:延伸长度大,陡倾斜穿切地壳延深到下地壳和上地幔;活动时间长,具穿时性。本区剪切带基本具有上述特征。区内长度最大的Q8为5km,其次为Q12和Q161,长度均大于1.5km。按照一般长与斜深等长估计,区内较大矿脉其斜度应在1.5〜4.4kmo与已控制的500

7、〜1200km相比,深部找矿构造条件是具备的。燕山期花岗岩为金的活化、运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众多学者与勘查专家都认为华山、文峪、娘娘山岩体是小秦岭金矿形成的主要热动力源,这3个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特征基本相同:SI02>70%,ALK>8%,Na20/K20>l,A/CNK>1.1,里特曼指数(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